闲来无事,从书架上抽出那本借来的历代文选,翻阅目录,看到了韩愈的师说。文章是中学读过的。因此,想借着相识的原由,再去听一听退之先生的教诲。读完韩愈先生师说一文,便觉得文章对于两种人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其一是授学育人之士;再就是求知问道之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文章开篇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老师,以及充分肯定了老师的作用。对一个老师而言,传道、授业和解惑是其一生始终要做的三件事,这也是为人师者的责任使然。
授业、传道和解惑这三者之中,我认为相较于后两者而言,授业是容易做到的。授业即传授世间已有之经学技能,是早已被总结成文梳理成章的东西,因此不难。如果老师只司授业之职,那便不会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的盛誉了。韩愈先生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可见,只授业而不传道解惑,是不能称之为一个老师的。只能谓之为“教书匠”。
传道、解惑是要给学生讲授人生哲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学习中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和不解,这是不容易的。而这也是老师崇高的所在。若想“传道”,老师自己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清晰的、系统的给学生授课,才能避免用只言片语,单词孤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要“解惑”,则必须洞察世事。只有自己对事物观察的准确透彻,才能为他人解除疑惑。自古以来,人之所以求学问道,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做事的能力。因此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应将自己的学识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当中。
文中有言“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父母为自己的子女选择老师,想让子女们向老师学习。但他们自己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子女们又怎么向老师学习呢?真是糊涂啊!在老师的教学中也是一样的。作为老师习惯于向自己的学生作出正确的要求,并让他们去遵从。但如果老师都不能使自己言行如一 ,那么学生又怎么会敬重的听从老师的教诲呢。古语有云:“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对于学生们而言,最有影响的不是讲台上老师的讲义,而是讲台下老师的言行。这就是传道解惑的难处,也正是做老师的不易之处。
“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又言:“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宏,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文章寥寥数语即道出了一个所学之人所应具备的求学态度。“吾师道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是何等的气度!这又是怎样的求学态度。圣人尚能不耻下问,何况常人乎?
求学之人应当谦虚,谦虚之时亦当有自信、有勇气和对知识的热忱。求学之人求的是自己未知之学,所以应当谦虚。求学自古不易,其中必有千重万阻,所以当有披荆斩棘之勇。而所有这些行为的动力当源于对求知的热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