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下少儿培训的问题。
比如孩子学编程甚至人工智能等。站在培训公司的角度,我自然是各种广告,制造焦虑,诱导来学。站在家长的角度,如果我有孩子,希望我能扛住各种压力,不去参加。原因如下:
1,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分三个步骤。说的老少皆懂点儿,就是小朋友要创新,能在世上立足,分为三个步骤:知道世界是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要怎么做。
编程课是教第三步。任何一个程序,你都已经知道要做什么了(也就是都已经有既定目的了),你只是在学习怎么做。
这个过程没教给你世界是什么,你要做什么。
磨刀不误砍柴工,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比学会怎么做,很多时候更重要。
从这个角度讲,10岁以前的黄金时间,多认识一下世界,多思索一下自己要做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世界更敏感,兴趣更分明。
同时,编程也好,人工智能也好,都是从逻辑学衍生的,不如学习更形而上的逻辑和哲学。
2,人脑学习有一个规律,就是越需要流利度的事情,越要早学,说的通俗点,就是“童子功”吧。越需要深刻理解,但不需要流利的东西,可以晚学。
譬如,舞蹈、弹琴等,就是需要“流利度”很多,但理解度少的事物。人成年后再去练习,难度很大。英语虽然也是属于“流利度”的事物,但更好的学习方式,还是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下去练习,比如国外待个一年半载的,或者父母口语好的话在家里日常对话。除此之外,其它付出太多的时间都是性价比极低的行为。况且,要想外语好,自己的母语表达练好才是关键,可以促进外语学习。
而像机械工程,空气动力学,生物,化学,汽车维修等,以及上面提到的编程和人工智能等,需要理解,不需要流利,就可以晚学。
3,学科稳定性
人工智能,是还没有稳定的学科。比如其所包含的编程,经常听挨踢工程师们说,每年都在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光累,还焦虑的很。人工智能概念诞生的历史,能往前追溯近百年,这几年才热起来。人生短暂,博不起百年,不是有那个特别的兴趣和天分,没必要碰。现在学了,等20年后,这些人工智能的知识能保证还用得上吗?
况且学编程,常常能听到不管什么专业背景的都能学会的案例,编程培训的广告语也经常是三个月包会。(ps:我自己的经历分享下,太笨,工作环境都建不好,哭)
以上,一些思考,不一定对,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