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3,我,皮特,终于决定要开始将心中天马行空的想法付诸笔头,不再做一个空想者,而是当一个实干家。
那是一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夜晚,我于几个小时前考完了大三上学期的最后一门考试,这也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涯已经过去了八分之五,接下来的日子会怎么过,我依旧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
第二天就要回家,当然得约上大学里最好的两个朋友,坐在一起,谈天说地。
吃着烧烤喝着酒,我们聊天的话题来来去去也不过是感情、现状以及未来。
举杯间,我问道:“你们知道复利这个概念吗?”
见他们没有回复,我继续说道:“复利原本是个经济学的概念,但放在生活中,就是如果你长期地坚持做一件事,哪怕这件事再微不足道,最后也一定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又拿周围的一个同学作为例子。
这个同学是我们学院法语专业的,从大一入学开始,他就坚持每天早上在宿舍门口读英语。
最开始的时候,路过的同学不但没有对他的行为表示钦佩,反而有人取笑于他蹩脚的口语,觉得他是书呆子。
而他不为所动,依旧每天风雨无阻地读英语。
倏忽间,在大多数人还没有适应高中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转变,还没有准备从享受父母的庇护到面对社会的残酷之际,两年过去了…
这个同学已经从“只会应试不会说”变成了“书面口语两开花”。不仅法语水平在班上数一数二,英语水平也超过了百分之八十的英专生。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拿到了德国一间知名大学的奖学金,毕业之后就可以过去读研究生。
他的这段经历现在已经在整个学院流传,在佩服他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自己这两年究竟做了什么?耳边不禁响起周董的“等你下课”改编版:大学两年,我为什么,为什么没好好读书…
好吧扯远了。
我认为这就是复利思维在我们生活中的最好体现,更何况是身边活生生的例子: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即时反馈,把眼光放到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之后。默默耕耘,默默付出,给努力以时光。那些一时半会看不到结果的坚持,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回报到你身上。
说了那么多,这与我这篇文章的产生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在饭局的最后,我们三个人决定签一份合约,每个人在上面列下自己这个月的两个小目标,若一个月后没有完成目标,则要被惩罚。而每三天投一次稿,正是我的目标之一。
一直以来都知道,写作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它综合了许多其它不同的能力,例如语言表达、逻辑思维、阅读能力等。这项能力强的人,往往在很多方面都能如鱼得水。
但同时也知道,这项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那些十万➕的文章不是随随便便被写出来的,它们的作者往往都经过了无数次被退稿,无数场磨练,以及无数个不为人所知的日日夜夜…
以前,我是一个光说不做的人,只会纸上谈兵。谁不想妙笔生花,谁不想才思敏捷,可又有多少人真正去做了呢?我也想过很多次坚持写东西,但每次都被其它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刷刷朋友圈,逛逛虎扑…明日复明日,这举起的笔头,却从来没有真正落下过。
这一次,借助这个机会,我想要开启我自己的复利模式。通过写东西,日积月累,锻炼自己的能力。如果一次写不出那么多话,就在点子出现的时候及时记录下来,最后汇集成文。
每三天强迫自己投一次稿,质量也许不会太好,但会努力不断精进。谁又知道,三年后的我回看今天,是只是一次饭局的谈资,还是我真的可以以此谋生呢?
现在锻炼这些能力也许可以让以后生活得更好,但如果到了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的时候,选择就会很少了。
所以,在这个最好的年纪,我决定大胆地尝试。这一次,不再空想,只有实践。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