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招亲阁,我反手把门掩上了。
对方是一个小个子男人,步履轻快,脸上带着油腻的笑。
我们隔着一张大茶台相向而坐。我觉得茶台太窄,向后靠了靠。他觉得茶台太宽,向前趴了趴,整个人几乎就贴在茶台上了。然后,他神秘地、小声音地说道:“我已经找过发包人,他们对我们公司也是认可的。”
这种话是真是假,鬼才知道。我装作有一点吃惊的样子,回道:“是吗?没听发包人提过呀!”
“他们当然不会明说。"停了一秒,接着又说:"我特地来找您,希望我们可以合作一下。”
“其实,你对招标代理可能有些误会。”我坦然道:“我们只是负责完成整个招标程序。开标评标全程都有人监督,评标专家也是在监督下从省库里随机抽取的。在整个评标过程中,作为代理公司并没有发言权。法律明文规定我们不能发表任何带有倾向性或者诱导性的言论。”
这么多年来,这段话我已经说到嘴唇起茧了。
“怎么可能?有办法的吧?”对方一片茫然,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评标会上各有各的职责,干活的是评委,我只负责买单,给评委发评审费。”
“朱工您在说笑了!”
我赶紧解释道:“其实,能否中标,决定因素还在于你自己。多花点心思好好准备你的投标方案,再报一个适当的价格,你就稳了。”
对方似乎突然有所明白:“是的,这次投标技术方案比较重要。”一边说一边从身边摸出一本捂卷了的招标文件,问我:“朱工,你觉得报价下浮率应该报多少合适?”
一边说着,一边努力地翻找着招标文件关于报价的那一页。文件翻不动,他连忙又沾了点口水。
“报多少你应该比我更专业。要综合考虑这个行业的报价习惯,还有这个项目的利润情况,你得自行决定。”我连自己都觉得太特么官腔。
他终于找到了关于报价的那一页,照着文本读了一遍。读罢,抬起头,诚恳地看着我。突然右手掌张开贴在光滑的茶台上,慢慢地朝我滑过来,停在我的正前方,嘴上轻轻说道:“顺利完成之后,我给你这个数。开标之前可以先付一半。”
我看着他滑过来的手掌,就像看见了美女一样,眼睛里一定不争气去放出了光。不过这光只是闪现了0.5秒,瞬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为,我知道这美女不属于我。
我微笑着望着他,遗憾地摇了摇头。
“钱不是一个人能赚完的,我们合作一下吧。”对方坚持道。
“我不能答应你,因为我确实帮不了你。”我接着补充道:“至于费用,我们只按标准收取代理费,也不会多收。但是请你放心,只要你的投标文件做得好,做得出色,评委认可你的投标方案,那么你中标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个项目,在我这里不会有任何人搞暗箱操作。”
对方半信半疑。
我觉得双方该说的都说了。对方表示了诚意,我也表明了立场,再纠缠下去只会浪费时间,于是连忙道:“我就不多留你了,回去好好准备投标吧。”
看着他走出门,我一个人在招亲阁坐了一会儿。
回想这么多年来,如果我真擅长于“操作”,我一定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也不至于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了。
下午,我参加了一场业务培训会。
从业这么多年,只要有业务培训,我都会去参与。我希望在某一场业务培训会上,我能遇到一位良师,他可以教会我,如何在招标活动中进行“操作”。
今天的培训会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案例。昆明某公司中标了一个1亿元的工程项目,评标结果公示期间,中标方分别接到了三家竞争对手打来的电话,说有证据证明中标公司的业绩证明材料是假的。还说只要把这个质疑反应到监管部门,中标资格马上就会被取消。后经几方商量,中标方给每家公司支付10万元,共计30万元,以此作为封口费。至于为什么这事儿最终成了教学案例了,是不是口没封住,这就不得而知了。
读完这个案例,我仿佛领悟到了一些道理:有时候,赚钱看起来真的很容易。
关于如何在招投标活动中轻松赚钱,这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
道理是明白了,却没有什么惊喜。
我一直想去学习的那些“操作”技巧,也都是些不负责任的乱搞。
这样的技巧,不学也罢。
【如果我说,本故事纯属虚构,你会不会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