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

作者: 巷小酒 | 来源:发表于2024-01-14 19:50 被阅读0次

夏日的夜晚,我时常看到家旁边的小广场上有一群敲大鼓的人。鼓手是这群人的核心,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

没拿起鼓锤时,光着膀子、裤子沾满水泥的他是妥妥的油腻男。他似乎每天从工地下班后来不及换衣服就和一群追随者来到小广场敲一整个晚上大鼓。

从拿起鼓锤敲响第一个音节开始,或洪亮或轻盈,或只是鼓边发出的哒哒声,他顿时成了有无限魅力的艺术大师(在我眼中)。

其实大鼓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乐器,甚至它并不能归入乐器之列,更谈不上高雅的艺术。可是在他的带动下,锣鼓声一起,那种震动耳膜的节奏,时而紧凑如万马奔腾,时而舒缓如水流淙淙,看着演绎者全情投入,忘我敲打的神情,竟也生出一股震撼的艺术美。

相比于浪漫的钢琴及优雅的小提琴,大鼓是毫不羞怯的赤裸裸的表达,它和撕心裂肺对应,和钢筋混凝土对应,它发端于乡野,是一种朴素情感的燃烧和释放。

他演绎的大鼓声,是一种重复的美。它没有旋律的起伏,没有丰富的音色,甚至没有深刻的情感内涵,仅仅是通过一种重复的节奏感,创造了极致之美。

他的鼓声有一种忘我的美。他黝黑健壮的背,不一会儿就在夜晚路灯的照射下变得油光发亮,他不理,他随着鼓点肆意跳跃,那是他的舞蹈。

每天的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更多的是中老年人,也有看呆了的三两岁小朋友,有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女。那天一个看上去六十多岁的老头,刚开始悠然坐在马扎上听鼓声,后来竟随着鼓声的起伏不自觉地站起来,双手打着拍子,忘我地跳起舞来,他的舞并不好看,可是很欢快。跳了一会儿大概是胳膊酸了,他四下瞅瞅,猛然醒来,像个害羞的孩子悄悄坐回到马扎上。

很多时候,艺术的美,是在忘我之时发生的。

相关文章

  • 大鼓

    我其实就是一个说书人。 我一直都不喜欢历史教科书,干巴巴的文字,冰冷冷、血淋淋的事件总让我感觉自己...

  • 大鼓

    大鼓 寂静之蓝亲吻着山谷的每一角落在这里在满坡乱石和金银花中生命的思虑已显得非常多余。花香和尘土不是把血管塞得满满...

  • 大鼓

    我的槌问 是你 和泪呜咽 一拍 休止 有我 惊天动地的抗争

  • 跟着于会江零基础学大鼓|第一课 京韵大鼓特点及乐器介绍

    什么是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原称“京音大鼓”,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末民初,整合“清音子弟书”、“...

  • 大鼓米线

    2017年11月4日。去的黄龙沃尔玛下面的店。 点的麻辣罐罐米线,挺有滋味的,可以免费加一份米线,很多,不加米线我...

  • 拍大鼓

    这么多年,头一次回老家直接拎着箱子奔四十八区,去爷爷奶奶家。自从小区的房子里东西差置办好后,每次回家基本就住那儿了...

  • 大鼓书

    八九十年代,电视机不普及,想看电视剧,也不随意。娱乐节目少之又少。那时的人啊,如果附近哪庄唱大戏,演电影,...

  • 曲艺|大鼓

    大鼓源自民间,清初形成于山东、河北农村,流行于北方各地,后传至长江、珠江流域部分地区。有梅花大鼓、京韵大鼓、京东大...

  • 西河大鼓

    昨个妈妈告诉我,和老姥爷同师门的大鼓艺人在世的只有一位90岁的老奶奶了。 老姥爷是1930年生人,小时...

  • 民间音乐 (6)

    婺剧的大鼓:大鼓啊,大鼓啊,想起来了,响起来了,一切的影子都浮起来了,一切的马匹都跑动起来了,一切的尘埃都动荡起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lc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