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说爱情里面没有佛法(鼎然)

谁说爱情里面没有佛法(鼎然)

作者: 寂静a | 来源:发表于2022-02-15 09:10 被阅读0次

谁说爱情里面没有佛法(鼎然)

明知道爱是苦的,可人们都喜欢品尝。明知道品尝是一种苦,可人们都喜欢感受。明知道感受最终是一场空,可人们依然追寻。爱,就这么诱人,诱人的几乎让人窒息。当你感受到爱的劳累时,你理应懂得放下的自在。必定,长久陷入在爱恋当中而感到疲劳的人们,理应需要短暂的休息。爱,是具有无限的能量,只要你一味地眷恋她,她终将让你憔悴无力。虽然过程那么的浪漫,虽然结局那么的无奈,可爱始终在扮演着“不生不灭”的角色。

不经历爱情折磨的人,是不可能知道爱的实相。就像想吃蜂蜜的人,若不被蜜蜂蛰几下,他们又怎么懂得蜂蜜的可贵!这种自身亲验的人,在爱的波涛中来回翻滚,总会炼就一身“麻木”的执着。虽然有一部分人可能被“溺死”,但是,他们为爱奉献的身体,依旧在爱的波涛中,时起时落。一个觉悟的人,必定是一位“慧爱”的人。若不在爱的旋涡中觉醒的人,他是不可能驾御爱的。然而,这个世界又有几个会如此洒脱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不敢去爱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犹如人生下来,迟早是要死的。难道知道迟早要死,就不活了吗?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所以,没有哪个人永远否认爱情,甚至在起初否定爱情的过程中,会不时出现肯定的心理,只不过这种肯定的心理,偶而变化,如云飘散后又聚集。

爱情可以让一个人觉悟,因爱情而觉悟的人,就更能运用爱情为己所用。因为,这种人懂得爱是“不舍亦不取”,更是“不弃亦不离”的。不“慧”爱的人,始终是爱的傀儡,甚至作了爱的陪葬品。那么,我们怎么“慧”爱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也就是要让爱产生智慧,首先,你得清醒地去爱,而不是糊涂地去爱。智慧的爱,就爱的智慧。清醒的爱,就会爱的清醒。只有在清醒中去感知爱的姿态,每一个细节,每一种滋味,你都真切地体验,这种有智慧的爱,是最洒脱自在的。当然了,要想达到这种境界,也就是要想驾御爱,运用其中而不被其所牵制,自然在起初,必须经历爱的暂时“折磨”。

舍爱才能趣爱,这是善爱者的“觉言”。舍爱,就是不要被爱所牵,而又能善用爱获得自在。这种自在的“舍”,既是舍弃爱的幻迷,又能如实得到(舍既是得,得既是舍)。不过于迷恋在爱的幻相中,善知爱的虚妄于中不住,再去感知爱的美丽,既是爱最高的境界。这种即舍即取,即取即舍,相互融合的爱,就是人间中爱的“极限”。就像蜂蜜好吃,但蜜蜂不好对付。那么,要想吃到美味的蜂蜜,就一定要“舍”自己对蜜蜂的恐惧。而后,再运用智慧,接触蜜蜂。深达蜜蜂的习性,运用它的弱点,来获得你需要的蜂蜜,最后又不伤害蜜蜂。这就是一个“慧”爱的人,能上能下,能取能舍,能拿能放的洒脱。所以,既然爱得起,就理应放得下。既然爱得真,就理应伤的美。难道,爱情只有甜美而没有枯涩?学会品尝咖啡,也许,对于爱情的滋味,理应明白。其实,苦是一种美。相反,甜却是一种苦。苦就是甜,甜就是苦。我们不可说爱情就一定是甜的。也不可说爱情就一定是苦的。不苦不甜,才是爱的空性。这种空性的爱,才会清净,透亮,无形,无相。

不苦,是因为爱情本真。因本真纯,故才能显露无量的芳香。不甜,是因为爱情本纯。本真之纯,所以,爱情才具有完美的空寂。爱的不苦不甜,不弃不离,不垢不净,正是爱情本源的特色。这种爱情,千年不朽,万年不灭。

佛法是无所不显的,爱情当中的佛法,更是人们觉悟的前驱,否则,就无法运用文字,语言,行为来形容爱情的“如痴如醉,美伦绝妙”之性了。这些,都是“佛性的启用”。正因为佛性的启用,才使爱更加的美丽、光耀、自在和豁达!对爱珍惜的人,对爱呵护的人,对爱真实体悟的人,你就懂得什么是真情,什么是慈悲、什么又是“空有不二”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说爱情里面没有佛法(鼎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mk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