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江西诗派的小小解读

江西诗派的小小解读

作者: 南漂的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7-02 16:38 被阅读0次

第一次听说江西诗派这个说法是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以前只知道宋代的苏轼诗,苏轼才高,真性情,写诗凭才情随意挥洒,别人难以追随效仿。通过古代文学的学习,知道了与苏轼同时期的其他诗人,比如黄庭坚。而且从元佑后期,激烈的党争常常导致文字狱,苏轼敢怒敢骂的作风更使人敬而远之。于是作诗极其讲究法度,题材又偏重于书斋生活的黄庭坚便成为青年诗人学习的典范。到了北宋末南宋初,追随黄庭坚的诗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这是两宋之际诗坛上最重要的现象。

江西诗派的师祖,黄庭坚,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在叶县及太和等地做了17年低级官员。这段时期,抨击时弊相当尖锐。1085年,黄庭坚来到汴京任职于馆阁,参加编写《神宗实录》,成为苏轼密友。他的诗内容以书斋生活为主。从1094年开始,黄庭坚收到pohai,最后卒于宜州。被贬的原因是《神宗实录》引起的文字狱。惊恸之余,他作诗变少,内容则以抒发感慨为主。他一生心血主要在诗歌和书法创作上。黄诗特点是文人气和书卷气特别浓厚,诗中的人文意象格外密集。比如《眼雅》一诗,咏及蚕,株,燕,蝶这些动物,本来它们都是自然意象,但是黄诗并没有道自然界中去观赏这些禽虫与,而是从古代典籍的字里行间去认识它们,全诗充满着典故。又如茶本来是一种生活用具,但在黄诗中茶却成为文人压制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双井茶送子瞻》人间风月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泄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菲菲雪不知,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茶被置于高雅的文化环境中,并与文人的高雅活动及高洁志趣相联系,从而蕴含深圳的文化内蕴。文化活动是一种reshuffle的生活形态,以此为内容的黄诗微妙而深刻的反映出是人内心的情感路东,书卷气与生活气息并存。

黄诗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鲜明的艺术个性。自梅尧臣以来,北宋诗人都在诗歌艺术上追求“生新”,黄庭坚页表现出更强的自觉性。他说“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以及《山谷诗外集补》卷四。他的整个诗歌创作都贯彻了求新求变的精神,从而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格。黄诗不论长短,往往包含多层次的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如五谷《过家》七古《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等都是如此。

黄诗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如用:煎成车声绕羊肠”(《以小龙团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来形容检查的声音。黄庭坚还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黄诗中最成功的是那些用常见的自此组成新奇意象的作品,如《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一是剧中音节打破常规,二是律诗多用拗句,以便面平仄和谐而流于圆熟的声调。。老年的黄诗平淡质朴,精光内敛,体现出黄诗的老成境界。

总之,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者”山固体“。1087年,苏轼作《送杨孟容》,自注说,效黄鲁直体。

陈师道的诗歌

陈师道也是苏轼门下的重要诗人。但是他作诗的方式是“闭门觅句”式的苦吟,以同样重视推敲锻炼的黄庭坚为师。陈师道诗歌艺术上颇有自成一家的气概,作诗“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创造出“朴拙”为主要特征的艺术风格。

黄庭坚诗论内蕴丰富,既包括诗歌艺术的入门指南,又包括通往艺术极境的深刻启示,因而使得初学者有法可循,平庸的诗人只要遵循黄庭坚的指点而下公负学习,也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

黄庭坚尊杜,另外还又点铁成金说。也就是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样,一个以黄,陈为核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产生了。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陈黄为首的诗歌学派取名为“江西宗派”江西指的是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11人是江西人。因禅宗流行,所以吕本种借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诗派。诗派中的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直接或者间接指点,她们的诗歌创作也或深或浅的收到黄诗影响,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比较相近,属于一个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由于影响深远,这个流派一直延续到南宋。吕本种,曾几,赵蕃,韩唿等人也被看做诗派中人。到了宋末,放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成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成为诗派之宗,提出了诗派的一祖三宗说。

到了宋徽宗1125年,靖康事变打破了诗坛沉闷空气,江西诗派也因此发生变化,沉鱼悲壮的风格慢慢显现了出来。其他经历了靖康事变的江西诗派诗人的作品也多呼吁抗金。即使时咏物,咏史一类传统题材方面,也时而可见他们的忧国伤时之思。

随着宋金和议的签订,诗人又恢复了早期的题材内容。

吕本中是后期江西诗派中最重要的诗论家。他学的黄庭坚的自成一家主张,形成了一种轻快圆美的新风格,如《春晚郊居》,柳外楼高绿半遮,伤心纯色在天涯。低迷帘幕家家雨,淡荡园林处处花。檐影已飞新社燕,水痕初没去年沙。地偏长者无车辙,扫地从教草径斜。

与此同时,吕本中提出“学诗当识活法”。

南宋初年诗坛创作成就更高的诗人是陈与义和曾几。陈与义的《伤春》和曾几的《寓居吴兴》都讽刺了宋高宗的逃跑主义,忧国之情很深沉。而陈与义的爱国主题的内涵更深广一些,并且把爱国情感渗入咏物等题材诗中《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总之,苏轼和黄庭坚之后,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之前的四五十年间,江西诗派诗始谈最重要的文学现象,诗派自身演变同事也代表折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这种演变虽然又外部因素的激发,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则是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可以说,江西诗派诗宋诗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西诗派的小小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mr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