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山花开
❂原诗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飔。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流目视西园,烨烨荣紫葵。
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89】
乐律蕤宾的五月中,清晨,清凉的南风吹来。
既不过速,也不缓滞,飘飘然吹起我的衣带。
浓重的云遮蔽了太阳,自在的雨纷纷撒开。
放眼看看西园的景色,紫葵花发出光彩。
现在还十分可爱,可惜它必然要衰败。
感叹此物就想到及时欢乐,每每遗憾没有酒不能喝个痛快。
久久等待秋稼成熟,稀疏寥落,迟收也无奈。
难抑超逸的向往,激动不已,独抒悲怀。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93】
时当仲夏五月中,清早微觉南风凉。南风不缓也不疾,飘飘吹动我衣裳。
层层乌云遮白日,濛濛细雨纷纷扬。随意赏观西园内,紫葵花盛耀荣光。
此时此物甚可爱,无奈不久便枯黄!感物行乐当及时,常恨无酒可举箸。
耐心等待秋收获,庄稼稀疏将空忙。遐思冥想难抑制,我心激荡独悲伤。
❂解释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87】
这首诗约作于晋·元兴三年(404),诗人四十岁。《时运》写于这年春天,本篇写于同年仲夏,可作为《时运》的续篇来看。诗人此时住在上京里,上年初春,开始躬耕于南亩(作《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稼穑的艰辛体味到了。这首诗前八句为上半篇,描写仲夏的时感和佳景;后八句为下半篇,抒发壮年易逝、躬耕自资维艰的悲慨。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91】
由诗中后六句可见,诗人已经躬耕,但仍有盛时难再,欲及时有为的志向,说明此诗为初躬耕时之作。诗人开始躬耕在晋安帝元兴二年癸卯(403)。这首诗疑即此年所作,时陶渊明三十九岁。此诗前八句描写仲夏五月的田园风光,清新自然之中,流露着欢欣之情;后八句由感物之盛衰而联想到自身的盛时难再,故希望能及时有所作为,然而面对困顿的生活,却不免悲恨交加。
【杨义选注译评《陶渊明》,p61】
这是一个五月的早晨,刮着微微的南风,下着纷纷的细雨,看着菜园中茂盛的紫葵,陶渊明的心情很愉快。但一想到这么鲜亮的紫葵,终究还是要变得凋残,他就又起了一种人生的无常的感慨,并因而想到了及时行乐,想到了自己的常常无酒可饮。到秋天庄稼成熟,还需要很长一段日子,无酒可饮的日子过起来是多么寂寞漫长,他的思绪仿佛飘到了很远的地方,情绪激动起来又独自觉得悲凉。诗中最动人的,是他对清风细雨的描写,和他“流目视西园”时的那种洒脱神情,因了这些形象性的东西,虽然作品后半部也写到了他的凄悲愁怅,但整首诗的情调仍然显得相当清新快乐。正如前面《赠羊长史》对一位奉命出使的官员谈论“商山四皓”一样,此诗对两位州郡佐史谈论乡间日常生活,都是有点出格的事,由此也可见陶渊明的精神所注。
【张彦《陶诗今说》,p30】
这是一首与别人唱和的诗。胡、顾可能是先给他惠诗,故诗人回赠之。胡、顾二人名字、事迹不详。西曹、贼曹都是当时郡县府属官的名称。古代中央和地方大都分科治事,当时叫分曹。西曹管吏事(相当于组织部长一类),贼曹管刑事(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门)。西曹略大于贼曹。此诗约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陶公年四十,已在家务农。
这首诗写得短小精悍、优美艳丽,先景后情,楚楚动人。这首景美情真、情景交融的诗,如果写成一篇散文,恐怕上千字也打不住,很可能是洋洋洒洒一大篇。诗贵含蓄!诗人在这首诗里,只用了四词八字“感物、每恨、逸想、长悲”,便写出了自己长期埋于内心的生不逢时的悲壮情愫和理想。有些研究陶诗的人,认为这首诗里表现的是诗人不能及时行乐而长悲,非也。
陶公的思想、情怀是高尚的!
【辑评】(p27)
张潮、卓尔堪、张师孔同阅《曹陶谢三家诗·陶集》卷二:盛年难得,盛时难再,写得酸楚。
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二:此诗赋而比也。盖晋既亡于宋,如重云蔽日而阴雨纷纷,独公一片赤心如紫葵向日,甚为可爱而又老至,不能及时收获,渐当复衰,此公之所以感物而独长悲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