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成绩出来之前注定是煎熬难耐的,何不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体验北京不一样的公交车线路和车型,势在必行。
北京这座富有历史意义的大都市与我而言并不陌生,小学毕业那年跟随少年宫游学团第一站就是这座城市,万里长城、北大校园、故宫、奥林匹克公园、国家博物馆等主要景点略有印象;考上大学的第二个十一我再次从学校来到这里去了自己想去的小众景点。
而这次来,最主要目的就是想体验不一样的公交车。
我对公交车感兴趣还缘于小时候的经历。
自从我懂事,每个周五放学后妈妈便把我送到公交车上,到站后奶奶在站台接我,小城地方小也没有什么不安全的。售票员阿姨贴心,每次都亲自把我交到奶奶手里。而公交车司机每到一站停靠点,重新起步之前总是重复一句:“还有没有下车的?”
也就是那个时候起,我觉得公交车司机是个非常神圣的职业,别的小朋友的理想都是科学家、海军、飞行员,而我的梦想则是当一名公交车司机。
“妈妈,我长大后当公交车司机。”我的神情严肃且认真。
“任何职业都会被尊重,要当公交车司机,必须了解公交车,还要熟悉每一条线路。”至今我都感谢妈妈淡定的神情、以及对我的启发。
从此我便开始留意公家车的车型、牌号、以及经过的站点,可惜我们小城只有三条公交车线路,东西长只有3公里。
妈妈开始给我买各种公交车玩具,每一款我都画下来对比不同之处,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家电视柜上摆放了几十辆公交车玩具。
后来寒暑假妈妈带我到市里过假期,我便用零花钱体验市里的各路公交车,用小本子记下每条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中考之前,我几乎坐遍了本市的公家车路线,并且用我自己的方式绘制了当地的公交线路图。
有一次爸爸带我到省城矫正眼镜,爸爸让我在宾馆等他,他和战友一起吃顿饭再去医学院看望生病的同事。
左等右等不见爸爸的踪影,凭借直觉我乘公交去医学院找爸爸,他喝迷糊了在院子里打转,硬是找不到住院部。
我忍不住调侃:“老爸,说不定你会丢在省城。”
此后,好长一段时间成为妈妈吐槽他的借口:“要不是儿子,你连住院部都找不到。”这让我对自己认识公交路线增加了信心。
高中三年,我的是生活几乎两点一线:市里的家——学校。短暂的假期回到小城和爸妈在一起,偶尔我们一家三口回小城或者从小城到市里,我都自己独行。
高考结束,一边考驾照,一边等待录取通知书,实在有点煎熬。
通知书到达的当天晚上从乘坐夜火车再次去了省城,早晨6点到达,整个白天乘坐各路公交车穿越各个城区,晚上同样的方式原路返回家乡,睡个昏天黑地养足精神。
到上海读大学这几年,只要有时间我依然热衷于乘坐公交车穿行,这个城市太大我只能化整为零。每次体验一到两条线路,并且及时绘制出线路图。
喜欢公交车并且热衷于记录线路只是我的爱好,我的大学专业是化工制药,从大二开始我已经着手准备考研,自然目标学校是本校本专业,如果上线大概率此后的居留地就是上海。即便不能上岸,也在上海本地找工作。
出成绩之前这一段,尽管爸妈都不刻意提这个问题,我自己内心焦急程度不亚于等高考通知书:高考终归有学上,考研则是一道分水岭。
征得爸妈的同意而且手握丰厚的压岁钱,我便舟车劳顿来到北京:亲人已经给我准备好住宿,早饭后出发,任何时候回家都有热乎乎的饭菜。
第一天从驻地出发,左肩膀背着相机,右肩膀背着手机、充电宝,乘换几路公交到达门头沟,换一个方向回来。晚饭后紧锣密鼓整理照片,手机、相机、电脑互相同步。
接下来几天我会按照原计划乘坐公交穿越整个城市,了却我的心愿。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主业和爱好并存,生活才不那么孤单,欣慰的是完成学业的同时,我并没有停下探索公交车的欲望和脚步。目前我脚步触及过的城市,几乎各种公交车的样式和线路图我都了然于心。
也许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化工工程师,但对公交车的执念不会改变,这是我儿时的梦想,欣慰的是没有被夭折,还能完整地延续至今,这是我的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