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子里有两条主干道,一条是南北向的,另一条也是南北向的。北低,南高。
它们呼啸着穿过校园,路两边的大树几乎长到天上去,叶子在夏天绿得发亮。
它们串连着园子里关键的教学楼,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车辆(包括自行车)在这两条主干道上驶过。我在园子里的这些年,估计在上面来回不下千次。
对我来说,除了位置在东西方向上的一点偏差,主干道A和B的主要区别在于海拔变化的模式:
A属于大起大落型,除了一个超过45°的斜坡,基本与平地无异;
B属于细水长流型,海拔以较低的斜率线性变化。
根据我长期的观察,在距离差不多的前提下,每个人多多少少对A和B有着不同的偏好。于是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这种固定偏好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性格呢?
首先拿我自己开刀。从低往高骑车的时候,我更喜欢B,因为几乎感觉不到高度的增加,能够比较轻松地一蹬到底;而从高往低走的时候,我更喜欢A,尤其是从大坡上带着风声俯冲下去的感觉。
根据心理测试那套思路,这应该说明我是一个贪图眼前享受、不愿付出过多辛劳的人吧。但根据我大部分时间的表现,这种推论并不成立。不过也许它揭露了我内心深处压抑的阴暗面:偶尔我也会进入一种缺乏动力的半瘫痪状态,什么都想做,除了当下最重要的正事。这样想来,主干道们似乎也化作了对我的一种精神鼓励,提醒我要做最好的那个自己。
唔,要不要收集更多样本,来小小地分析一下主干道偏好与性格的关系呢?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什么的最喜欢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