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讲了这些东西:1.人们对互联网的偏见 2.互联网产生出来的新知识系统是什么样的 3.我们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
- 1.现在的人们对互联网有下面这些偏见:
- 1.看书比网络获取的知识更好:
- 1.本书中更支持从网络获取的知识更好的观点,原因是书籍因为形式受限,只能拿到“链条状”的知识,无法像互联网的知识那样发散。
- 2.我的想法:
- 1.书中的观点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但是太过吹捧互联网中获取的知识了。
- 2.大多数书籍中因为要考虑到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人会有一些啰嗦和无法发散。
- 3.但是互联网也存在知识太过发散而使得获取的知识不成体系(单单就技术书籍而言)。
- 2.互联网的知识太多,让我们陷入信息过载:
- 1.书中说信息过载这个问题其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但是以前我们有一些有效的过滤器(权威媒体、杂志),所以我们以前不觉得信息过载。但是现在过滤器失效了,所以我们觉得信息过载
- 3.回声效应、信息茧房:
- 1.回声效应:我们常常会在互联网上得到与我们自己相同的观点,我们也就越来越倾向于这个观点
- 2.信息茧房:类似抖音这类信息流推荐 app,会不断的喂给你你自认为想要的信息,你也就越来越倾向于这类信息。
- 3.书中认为:互联网虽然会有上面这两种问题,但是互联网上还有更多的嘈杂的声音,这会让我们摆脱上面两种问题。
- 4.我的理解:这两种问题其实大概率只会作用与自控能力差和知识水平低下的人,他们控制不住自己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处于这种问题中。书中太以偏概全了。
- 4.事实是知识的基础:书中说互联网时代,事实不再是知识的基础了,这个观点我是不赞同的,也没了解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 1.看书比网络获取的知识更好:
- 2.互联网产生的新知识系统是什么样的:
- 1.知识的生产方式:
- 1.以前:专家生产知识给群众
- 2.现在:每个人都能在互联网上生产知识——自媒体
- 2.知识传播方式:
- 1.以前:金字塔模式,从下到上是越来越复杂的过滤系统,最顶端是最精品的知识,也是受众最广的知识。自顶向下的规划
- 2.现在:网状模式,网上面的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然后在群众的自发投票下,权重会向某些节点偏移(大V),然后扩散开来。自底向上的生长
- 3.思想的形状:
- 1.以前:像书籍一样,从头到尾,长形式思考,发散较少。
- 2.现在:网状思考,发散出去没有形状。
- 1.知识的生产方式:
- 3.如何利用互联网
- 1.学会构造自己的过滤器:
- 1.对优质信息和劣质信息要有能力辨别
- 2.借助现有的优秀过滤器,比如:某乎、掘金、脉脉等等。
- 3.要有能力抵制劣质过滤器(容易上瘾、容易进入信息茧房状态),比如:某音、b站
- 2.展示一切,链接一切:
- 1.勇敢的在互联网上展示自己的能力
- 2.勇敢的在互联网上与他人交流思想
- 3.包容各种思想:君子和而不同,要去了解自己不了解的思想
- 1.学会构造自己的过滤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