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两年,书买了不少,每次搬家都是灾难,但读得其实有限,精读的更是屈指可数。有时看b站视频、刷抖音,比读书更容易,也更能提神。想必这是很多想读书的工作党的一个常见情况。
其实呢,我觉得选书的难度更高,如果读一些没意义的快餐书,其实和刷抖音和快手的区别不大,甚至还不如看短视频能学点技能,看点新闻。很多人想读书其实是为了提升自己,避免陷入“堕落”,为了对工作和生活、为了为人处世有所帮助,其次才是消磨时间、获得阅读的愉悦。
我是在国企工作,待人接物的要求可能高一些。个人觉得下面几种书可能对我,比较有意义一些,仅供参考:
一、社会心理类。
比如《影响力》《金字塔原理》《非暴力沟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自控力》《穷爸爸富爸爸》等等,都比较经典,虽然不一定能看下去,但对为人处世还是有一定的启发性。
那些一看名字就很鸡汤的畅销书,不适合用来提升自己。
二、古代历史哲学类。
比如《老子》、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史记》、《资治通鉴》等等,或者今人讲史的一些经典之作,一些名学者的研究著作,而不是袁腾飞、二混子什么的。易中天的中华史比较好读,可以入门来看。
写古人的一些小说也可以读,比如《大清相国》。
三、名人传记类。
这类读的不多,但读别人的人生,还是很有代入感,对自己也有所帮助,避免弯路。
四、官场小说类。
这类看的也不多,《沧浪之水》《二号首长》应该值得一看。
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再来说说怎样读书。
我近期买了聊斋、三言二拍,还有吃灰的资治通鉴,都是很大部头的作品。学生时代读书,我经常贪多求快,看似借了很多书,其实很多翻了两页就还回去了。有的书不好读,也是一目十行,看了几页,跟没看一样。
读好书还是需要慢读、细读、精读,去发现和吸收他的能量,即使一个月精读了一本好书也是值得的,你要知道很多人一年都不能完整读两本书的,甚至生活中根本没有书。
因为工作关系,一些好书读起来断断续续的,有时还需要重读或者重新翻一遍回味一下。
这就对选书的品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选好一本好书,然后沉浸下去,最好还能写两笔,写在豆瓣上,或者简书。
当然,读书还是要把握好节奏,为了尽量和更多书接触,还是要提高速度,不难读的书尽快解决,不要恋战。
去书店略读几本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