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通过关系克服死亡恐惧
当我们终于意识到自己会死,我们感觉到的一切都会随着死亡消失,我们开始为每个生灵、每个瞬间灼热的心碎。它们是如此脆弱,如此宝贵!也唯其如此,我们发展出对整个人类深深的、澄明的、无限的悲悯。
——《西藏生死书》
死是最终的宿命。对生的渴望和对一切尽毁的恐惧始终存在,它们与生俱来,根植于你的心灵最深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将如何活着。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发明出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方法来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有意识中的,也有无意识中的;可以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对付死亡恐惧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中有些奏效,有些却不可靠,毫无帮助。有些人让自己真正直面死亡,并把这一片阴影整合到核心人格中去。
那些不愿意面对死亡之痛的人往往通过否认、转移或替代等方法来减轻死亡恐惧。
有两种孤独:一种是日常生活的孤独;一种是存在的孤独。
孤独感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死亡的痛苦。我们的文化总是给死亡披上静默而隔绝的外衣。在面临死亡时,家人和朋友变得遥不可及,因为他们往往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害怕伤害快要死的人。况且,由于他们不敢面对自身的死亡,他们也不愿意与濒死之人靠得太近。在人类死亡来临的时刻,连希腊众神都恐惧地躲开了。
日常生活中的孤独以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方面,身体健康的人趋向于躲开那些濒死之人,另一方面,濒死之人也配合地走进那份孤立之中。他们拥抱沉寂,唯恐把所爱之人拉入他们那个可怕而消沉的世界。一个没有任何身体疾病却陷入死亡焦虑中的人也可以体会到同样的感觉。这种孤独毫无疑问伴随着恐惧,正如威廉·詹姆斯在一个世纪前所写:
如果可能的话,没有什么惩罚比让一个人脱离社会,被所有人完全忽略更加残酷了。
第二种孤独,即存在的孤独则更加深刻。它来自于每个人与他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道鸿沟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被扔到这个世界上独自存在、独自离开,另一方面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只有自己才能完全理解的世界里。
同理心是我们试图和他人形成联结时最有效的工具,它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使你能深刻地了解其他人的感觉。
苏格拉底认为,最好的老师——允许我补充一句,还有最好的朋友——能够通过提问帮助一个学生发现他/她自己的智慧。
既然我们都会走向死亡,
我们为什么要活着,该怎样活着?
——吉尔的故事
记住,对死亡保持觉知。拥抱这人生的阴影会让你受益匪浅。这种觉知会让你的生命之光与死亡的阴影重新融合,在你还拥有这人生时拓展、丰富你的人生。实际上,想要过上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对他人充满悲悯,对周围的一切心怀挚爱,唯一的途径正是去觉知,觉知当下所经历的一切都会随风消逝。
很多次,我惊喜地看到我的病人在晚年发生了积极的人生巨变,甚至有些病人在临近死亡时发生了改变。记住,改变从来不会迟,你也永远不算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