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盛唐时,诗发展到巅峰。
当是时也,
上到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皆能吟诗;
无论春夏秋冬,早中午晚,无论清明重阳,四时八节,皆有赋诗;
无论日月星辰,天地山川,无论芸芸众生,宇宙万物,皆能入诗;
无论山林石壁,亭台楼阁,无论酒肆驿站,寺庙殿宇,皆能题诗;
无论登高望远,凭吊古迹,无论出门远行,造访朋友,皆能作诗。
搬个家,写首诗;请个朋友,写首诗;做个梦,写首诗;怀个故人,写首诗;
花开花落,月缺月圆,春去秋来,人事代谢;
看山花海树,体人情世故,观市井百态,品古今文贤,
凡此种种,皆能勾起诗兴。
俱往矣!
其实在当代,热爱诗词的还是大有人在的。也有很多人热衷于诗词创作。但是往往很多人虽然能写出合乎格律的诗词来,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接下来我们就从今人诗词里少了的那些东西来谈谈诗词的创作。
在谈这个之前,我们要先看看古人的诗词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我们鉴赏诗词,往往会从这么几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诗词中是否有“诗眼”;
第二、诗词中有没有工对或者巧对;
第三、诗词中有没有用典。
既然我们知道鉴赏会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那么我们诗词创作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下面,我们来一一就这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下。以下观点,只是个人在过往诗词创作中的心得和体会,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首先是是否有诗眼。
何为“诗眼”?这个概念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过。王国维先生举过一个相当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红杏尚书宋祁的那一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先生说:“着一‘闹’字而意境全开”。的确,这个“闹”字用得很好。但是,这个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
所谓“诗眼”,就是提起全诗的字或者句子。或者某一个字用得十分巧妙,让整首诗的意境得到了提升。或者整首诗是由这一个字或某一句来展开的。
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就是毛主席的那首名篇《七律·长征》。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江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整首诗就是从第一句中的“不怕”二字来展开的。
再比方,王安石的那首著名的绝句《泊船瓜洲》,那个王安石更换过很多字而最终选定的那个“绿”字;还有贾岛推敲的那个“敲”字,等等。这些都是“诗眼”中的典范,也就是炼字的典范。
其次,是否有工对或者巧对。
我们先来举一首诗,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诗圣杜甫的《绝句》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可以说这首诗通篇都是大白话,它美就美在对仗就十分工整。特别是其中的颜色对和数字对。
那么这个也是我们以后自己创作诗词中对仗的方向。把这个两个方向把握好了,对诗词是很有帮助的。
记得在《红楼梦》中,香菱学诗那一节里,曹雪芹曾经借林黛玉之口说过:“律诗就是起承转合,中间是两副对子罢了”。虽然两副对子不是硬性要求,但也足见对子在律诗中的重要性了。所以,只要能够对好对子,诗词就基本上成功了一半了。
最后,是否有用典。
虽然用典不是硬指标,但是诗句中有用典故,的确会使得诗词生色不少。当然,用典的含金量就相对要高一些了。这要求我们首先要对典故特别熟悉。只有熟悉典故,才能用得得心应手、手到擒来。
在用典方面,杜工部、李义山都是个中高手。特别是李义山,他用起典故来可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我们来举一些例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并无郎”……
这些诗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李义山不仅用典手到擒来,而且对仗也对得十分工整。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尤其是像他这样出句与对句都用典的。其实,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世上的事情,虽然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但是很多事情绝对是无独有偶的。
要想用好典故,要靠我们平时积累。前人在读书上用的功夫深,在他们眼里,哪怕是典籍中的原句,也是可以在典籍中找到原句与之对仗的。
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的来创作了。接下来我们加强在这几个方面的能力,自然就能够写出好的诗句来了。而要加强这几个方面的能力,积累就是必经之路了。
《庄子·逍遥游》中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只有多读、多写,才能信手拈来,才能嬉笑怒骂,都成文章。
我在这里所讲的这些,针对的是有功底,学过诗词格律的,由于字数的限制,下次我们将重点讲解需要加强的几个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