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则新闻又勾起了我对离婚的思索。离婚对成年人而言也许是伤痛、也许是解脱,对孩子而言却是无奈的承受。有多少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早离婚了。”孩子何其无辜,要背负如此沉重的枷锁?也有很多离异家庭为给孩子带来的伤痛深深自责,于是出现了畸形的弥补。
同事M离婚多年,孩子随前夫生活,只有周末来她这里。她给孩子做各种好吃的,生怕孩子吃不饱。常常带孩子吃洋快餐,自助餐。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她也要不时喂点水果到孩子嘴里。“孩子在他家什么也吃不着。”是她的口头禅。现状是孩子已经五年级,挑食严重,写作业时一定要边吃边写,注意力不集中,老师频频告状。
朋友Y离异六年,孩子随前妻生活。离婚时房子车子都给了前妻,他租房子住,孩子每个月平均来一次。三年级的孩子来了要喝rio,他便买来。他知道是酒精饮料,却说:“孩子总也不来,想喝就给买吧。”
朋友L离婚时和前妻闹得很不愉快,每次前妻来看孩子他都不许,渐渐的前妻也不再来了。孩子一直是奶奶带大的。上了初中三年级的女孩子自己连内衣袜子都不会洗。奶奶常说:“没妈的孩子够可怜了,我得多疼些,只要我能干得动就不会用她。”结果孩子上了高中住宿舍被同学嘲笑什么都不会做,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内向,几乎没什么朋友。
这几个孩子都是无辜的,本身都没有错,却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家长的教育错位,更是家长的观念问题。离婚固然对孩子产生一定伤害,但不该用这种不理智的方法去弥补。离异家庭的孩子需要更多关爱和引导,还有必需的信任与尊重。请不要再给他们打上离异家庭的标签,像对待普通孩子一样,这便是信任与尊重。
过度的宠溺不是爱,而是怜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