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的我们,真的知道应该做什么吗——题记
过去那么多年,我们对大学生活一直憧憬着,但在新鲜感过后,那个虚华的外壳一点点消散了,留下的只是一个迷茫和空虚夹杂的内核。
再不同于过去十几年的生活了,没有了来自外界的束缚,条条框框一下子不复存在,失去管制的大孩子们终于可以独自一人掌舵,去完成属于自己的航行。
生理课第一节,讲到了“适应性”,它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熟悉了生活,熟悉了点名或者不点名的老师,熟悉了辨别“水课”的方法。习惯了新生活的我们,老练的不像一个新生。习惯了熬夜,有早课也起不来,逃课代点名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即
使去上课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是在片刻不离的玩手机,玩游戏刷剧。
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了。
1.我在一所医学类大学念书。第一学期,大家在一个宿舍,都没个正经样,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唠唠叨叨,没日没夜的玩游戏,喝酒撸串,大谈特谈人生。往往是早课起不来,一旷了之,水课不去,专业课也划水,不认真听讲。
人在没有规范和正确指引的情况下,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而不用承担责任时,人性往往总是朝向心理阴暗的那面扩散,毕竟不学习也不用承担什么后果,上课认真听课是书呆子才会做的事情。
于是,当初的一切志愿,恒心,凡此种种,什么积极向上的“劳什子”都抛之脑后,大部分人都趋向于更轻松简单的生活方式,其实,一言以蔽之,就是“混”。
室友们也好像达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大家一起不学习,即使到了期末,大家依旧我行我素,该吃吃该睡睡。当我真正翻开书时,已经离考试没几天了。大一上学期结束,我拿着几门在及格线上徘徊的专业课成绩,像过去十几年一样告诉了父母期末成绩。
和过去十几年不同的是,得知了我惨不忍睹的成绩后,父母很平静,只是淡淡的说了句,你上大学了,父母也不好过分管你,你自己要学会对自己负责了。
2.一学期过去了,我终于觉得这种生活方式过于放纵,开始努力把自己扶向正轨。我开始认真上课,即使不听老师枯燥无味的说教,也开始自己总结书中的重点,会向学长学姐请教专业课的重难点。
医学类课程的知识点可能相对而言繁杂一些,本来翻书两眼一抹黑的我发现需要记的东西并不少,老师一节大课说下来的知识点内容可能会有十数页笔记之多。
这时,我才发现晚自习其实还是挺重要的。我曾友善的提醒舍友有的时候带着看看书,不然期末积压着复习会很困难的。谁知道,好心的提醒换来的是一句舍友A夸张的“啊,你还学习啊?”言语里净是嗤之以鼻的意味。
舍友A是个从不学习的人,他在第一学期的专业课中挂了两门,但是据他来说,补考很容易划划水就过去了。到了临近期末的时候,老师好心的提醒由于专业课的特殊性,会有5%-10%的不及格率。
四人间的宿舍,舍友B和C开始带着学习起来,上课偶尔听听,晚自习开始偶尔露面了,看我学习的比较勤,偶尔会和我讨论问题。但舍友A还是老样子,对学习的事情不屑一顾。期末复习周,课基本上都停掉了,学生们有了大把大把的复习时间。
我还是按照上课时的作息,去图书馆看书,照常上晚自习。期末时间,学校的图书馆总是坐满了人,稍微去迟一些便只能站着背书了,去自习室远没有在图书馆放佛众人鞭策的效率高。
所以我开始早起,也不发出什么动静来,因为我知道熬夜的舍友A需要补觉。后来,看我每天早出晚归的另外两个舍友开始和我约一起早起。一天,我们忍不住在宿舍里聊了两句,临近期末,那些要考的知识点难点太多,部分人也认识到了复习的重要性,也不免探讨两句。还在睡觉的舍友A忍不住,吼了我们几句,为什么要打扰他睡觉。我听不下去,说要考试了,你真的不起来看看书吗。换来的是,我不像你,我不复习也能过。
图书馆外的天空是彩色的行吧,言尽于此。到了期末考试前一天,我给知识扫了个尾,就没再去图书馆了。相反,总是睡觉,回到宿舍也看到夜以继日玩游戏的舍友A开始起床跟着去图书馆的两位去学习了。临走的时候,也不忘挖苦一句,哟,书呆子放弃了啊。我也不做理睬。有的时候,我并不想争辩什么,也没必要去争辩什么。我并不想随意的去评判别人的三观和作息,我也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我也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大家都是成年人,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样,很多事情是没法用道理讲得清的。我也知道,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注定不会结伴而行。不一样的人,人生终归是不一样的。
3.第二学期末,成绩出来,我开始准备下学期申请奖学金的材料,而我的舍友A,两门红灯。果然是,据说是由于小纸条传递失误,技术问题,真的不能怪他不学习,当然了,他也问候了不近人情的老师们,同时,他也是班上少见的四级不过的人之一。而舍友B和C也终归是低分飘过了。适逢学校补考制度改革,估摸着今年补考不会再简单如昨。
大学生的学习,好像是很轻松了,所谓的期末很累大多是因为平常的学习不够上心。真的不学习,只知道玩游戏,连抓笔的感觉都会觉得陌生。一学期下来,不看书,没有知识的摄入,真的是浑浑噩噩度过,没有一点提升。
说实在的,舍友可能真的不能代表什么,大家天南海北的聚在一起,的确相识不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一切都不谋而合,对于学习的态度也好,对于人生的规划也好。
我们没必要去曲意逢迎,一天到晚宅在宿舍干一些消遣的活计。生活中值得去爱的事情太多了,不要把自己全部扑在游戏和电视剧上,参加参加社团活动,认识更多的人,参与集体活动或者跟着老师去做课题,做实验。真的,世上有太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探寻。
学习好是自己的本职,步履不停的去探索真正我们所热爱的这是我们的天性。好好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