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寺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瑞应峰下,海拔600余米。
南台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公元502年-519年),由沙门海印尊者开创,是南岳最早的佛教寺院。
从东汉时期开始,南岳便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域。
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平年间,佛法初传南岳,当时有两位高僧慧光和昙翼来到衡山,
创建了南岳佛教的第一座寺院般若寺。自此,南岳佛教开始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信众和文人墨客前来朝拜、游览。
唐天宝二年(公元742年),希迁和尚(公元700年-790年)自江西青原山来南岳弘法,并结庵于寺侧的石头上,时人称为“石头和尚”。希迁是禅宗六祖惠能之关门弟子,由于希迁年幼,便托付给希迁的师兄行思,希迁得法后,于南岳弘扬禅法达五十年,著有《叁同契》、《草庵歌》、《心药方》等,其中《叁同契》被日本曹洞宗作为早课诵持。迁祖门下传禅宗五叶之三——曹洞、云门、法眼。迁祖圆寂于南台寺后,留下肉身弘法度众,唐德宗赐谥号为“无际大师”,清雍正十三年加封为“智海无际大师”。
南宋时期,临济、曹洞二宗传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日本曹洞宗以及韩国曹洞宗,一直视南台寺为祖庭。
如今,在寺院后的南山岩壁上,有一如台的大石。据说当年海印和尚常在这块石上坐禅念经。唐朝天宝年间,希迁和尚将其定名为南台寺。
南台寺的香火非常旺盛,每年都有众多佛门弟子、香客以及游客,不远千里前来朝圣。据说,除韩国佛教曹洞宗之外,日本曹洞宗对祖庭南台寺也非常敬重,经常来南台寺礼祖朝拜。
南台寺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佛教文化,为我国的文化繁荣和民族振兴作出贡献。如今,南岳佛教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