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母亲,我们的整个世界的观点都是只能说母亲的好,如果谁说母亲不好,就是不知道感恩,就是大逆不道。这里我也不想说母亲不好,母亲辛苦生我养我,爱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也爱她敬她。只不过我们都是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也总会存在一些问题。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深觉得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育儿的路上,需要父母不断地补充知识,才能做一个勉强合格的父母。所以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每一个孩子都会被各自不好的地方对待,然后就会产生一些或多或少的心理影响,从而改变着孩子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恋爱后,结婚后的亲密关系。
最近听了樊登读书会的《母爱的羁绊》,感同身受。其实之前也买了这本书,想要探究下我和母亲的关系,因为想弄清楚这样的关系,想梳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但是读了一半,没有继续。因为书里面提到对孩子有影响的母亲都是自恋的,自恋的表现有很多,我一个个看完,觉得母亲都不是这样的人。然后觉得我们之间没啥问题。今天听了这本书。里面讲到:
自恋的妈妈会给女儿带来许多人格障碍,主要有如下四类特征:
第一,为什么我总觉得没人爱我。当一个女孩总觉得周围没人爱她,总觉得自己很孤独,总觉得他们对我都不够好,这时候你就要反思,是不是因为你接受爱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你被这个自恋的妈妈控制的时间太长了。
第二,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我们社会戏言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她们虽然工作非常拼,业绩也很不错,但有些人却对自己的评价很低,她总觉得自己没干好,总觉得自己好像在假装做什么人一样。 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里写得很清楚,女人容易产生一种叫作假装者心态,而男人则不会有。男人经常吹自己是专家,他就真的觉得自己是个专家;但是女人会觉得你们都叫我专家,其实我不是,我是假装的,我没有那么厉害。屠呦呦女士在诺贝尔奖的致辞就非常谦卑,都快把自己的贡献讲没了。
第三,为什么我经常觉得空虚。如果一个女孩子经常觉得空虚,经常觉得心中空落落的,不知道该干什么,这是因为你从来就没有找到做事情的意义,老是为一些虚假的、为了给别人证明看的理由在做事。
第四,为什么我总是不自信。不自信是因为很少真正证明过自己,要么是你选择的事情从来不是你自己喜欢的;要么是你在做事的过程中缺乏自主。
如果你在这四个方面有特别强烈的感受的话,那么很可能就是因为你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出了一些问题。
然后我意识到,这里面的四类特征,我符合三条。
第一条,我总觉得没人爱我,平时还好,特别是和先生有些矛盾的时候,这种感觉异常强烈。甚至到最近因为有了孩子,情绪几次将要崩溃,然后也是觉得自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所有人都不爱我,好多事情都是因我而起,我是个祸害。然后就有了轻生的念头。等睡上一觉,情绪又会恢复平静,当然,我并不认为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只是暂时放在一边了,因为生活很忙,我有很多事要做,所以没空想,也不愿意去想。一直到下一次的崩溃,又会重复这样的想法,重复这样的心理过程。
第二条,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内心确实是这样想的,觉得自己智商平庸,情商不够。相貌平平又不会打扮,学历不高,能力不强。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觉得这三十年来自己没有任何值得自己肯定自己的事情。
第四条,是因为第二条,总觉得自己不自信。
然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是有问题的。
在自恋母女间存在着致命的十根毒刺:
第一根毒刺:女儿总是想得到爱和赞许,但是却永远无法取悦母亲。你会在很多电视剧看到过女儿在生气抓狂哭的时候讲:“为什么我怎么做你都是不满意!这就是女儿总想取悦母亲,但她永远无法令母亲满意!
第二根毒刺: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你感觉怎么样。母亲在孩子出门之前会给你收拾得漂漂亮亮,她是为了好看,但至于你穿这身衣服跑步舒服不舒服,她压根不管。甚至在你找男朋友时,她会要求说,你得找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咱们才有面子、门当户对,而根本不管女儿是否是真爱、开心不开心。甚至有的妈妈会以死威胁女儿,你要敢跟谁结婚,我就死给你看。实际上就是妈妈在替女儿做自己的人生决策。
第三根毒刺:母亲会嫉妒女儿。自恋母亲会把女儿当做一种威胁,一旦你把大家的注意力从母亲身上引开,就会遭到报复、压制和惩罚。自恋母亲嫉妒女儿的原因很多:女儿的相貌、财富、成就、教育水平,甚至是女儿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这种嫉妒对女儿来说就陷入了两难境地,你要是做不好就让妈妈丢脸,你要做得太好又会把她比下去。做自恋妈妈的女儿,真难啊!
第四根毒刺: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述。特别是当这些表达和她的需要冲突或者威胁到她时。一般来说,孩子成长过程中,要不断体验新事物,学会判断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部分。但自恋母亲会控制孩子的兴趣和活动,使孩子围着母亲认为有趣、方便、安全的事情转。她们并不鼓励女儿真实的需要和欲求。假如你想跟妈妈谈一谈,但妈妈找个借口就走了或者大哭,拒绝和你谈,因为她压根就不想了解你。
第五根毒刺:家里所有的事都得围着母亲转。母亲家里的中心,她是全家的女王,所有的事都必须以她的事为中心,所有人都要等她的节奏,配合她的计划。你想要改变计划,她就觉得怎么能这样,而她要改变计划,就觉得理所当然。
第六根毒刺:母亲没有同情心。缺乏同情心是自恋母亲的标志性特色。当女儿在幼时会觉得自己不重要,她的感受无足轻重。她只会对你提要求,只会对你说,怎样做更好。
第七根毒刺:母亲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自恋的人不喜欢面对情绪,许多女儿在成长过程中都否认或者压制自己的真实情感,以表现出妈妈喜欢看到的样子。谈到情感问题时,她们会说自己的妈妈“像石头一样冰冷”,一些人说妈妈只会表达愤怒,而且经常表达。当母亲的情绪只局限在冷酷、中性或愤怒中,而她又不许自己或女儿表达真实情感时,两人的关系将会流于表面,极少有情感纽带。
第八根毒刺: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由于自恋母亲对自我的知觉很脆弱,她们往往喜欢挑剔、指责别人。她们总是把女儿当做自己不良情绪的替罪羊,会因自己的不快和不安全感责怪女儿,孩子有时会照单全收。
第九根毒刺:自恋的母亲会把女儿当朋友,而不是女儿。有自恋特质的母亲自己没有得到过恰当的照料,所以她们内心深处都是些饥渴的孩子,女儿是她们的俘虏观众,天生就是她们所渴望的注意力、情感和爱的来源。所以,她们往往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朋友,借女儿来支持自己,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她们会向女儿吐露自己的夫妻关系问题,会给女儿造成很大的伤害,她批评父亲,其实也是在批评女儿,要知道对孩子来说父母都是可以信赖的人。当妈妈老是和女儿分享成人的烦恼,健康的关系就难以建立。更可怕的是很多妈妈会把女儿当妈妈,就是当妈妈更老了一点以后,妈妈会把自己的女儿当妈妈,妈妈会在家里边撒泼、不讲理、撒娇,妈妈会要求女儿过来照顾她,她甚至会经常得病,她就希望你多来照顾她。
第十根毒刺:女儿和妈妈之间没有隐私,她不尊重你。自恋母亲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女儿得满足母亲的需要和愿望。妈妈对她无话不谈,完全不考虑合不合适—同时也把女儿的事情都告诉别人,不管有多尴尬。自恋母亲通常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对这些母亲而言,孩子只是自身的附属部分。她认为你的日记我当然可以看,你的化妆箱我随便可以打开,你藏了什么东西我都能知道,你的朋友电话我能够偷听,你的手机我可以翻。她完全侵入到你的生活当中的时候,你就很难获得独立人格的发展机会。
这里面的十根毒刺,也有一些符合我的问题。
第一,女儿总想得到爱和赞许。或许是家庭教育的方式,母亲对我一向严厉,直到我长大了,才没有小时候的厉害。小时候我在班里算是学习特别好的,在邻居中也算是乖孩子,可是依然要因为很小的事情挨打。比如,吃饭没吃完不想吃了,会挨打。这个时候我已经初二了。比如,有一次我在家玩,电视放着大风车,声音有点大,母亲在楼下叫我,我一直没听到。上来后母亲气急败坏又是一顿打。长大后,我的性格一直都是想要取悦别人,别人让我做的事,不管有多不合理,我觉得有多不舒服,都不会说出不字。总是害怕别人生气。这种取悦让我很难受,却无法摆脱。
第二,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你感觉怎么样。有一段时间我和先生谈恋爱的时候要分手了,我和母亲说了,她丝毫没有问我为什么,而是直接威胁我说,你要是敢跟他分手试试看,那时候我读研三。母亲没有考虑我的任何感受,只是觉得先生家也是我家这边的,离得比较近,不想我找个离得远的。
第四,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述。母亲从来不让我哭,不让我表现出不高兴。小时候挨打,我越哭,她就越打。不能有任何情绪的宣泄,直到现在也是这样。不允许我说任何表达情绪的话语,婚后,有时候我会跟她吐槽先生的不好,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跟我说,我不爱听这些。
第七,母亲不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母亲经常会陷入愤怒当中,特别是工作上,一下子就点燃了,每次打电话都是愤怒的口气,或者也是不友善的口气。好在她算是管理层,好在她性格虽然激烈,但是人品很好。好在总有人不跟她计较。
第八,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很多时候很多事,她都会怪我。好比有时候我约她一起理发,她本来也是同意了的,事后又有别的事情不能去办了。就会指责我,都怪我耽误了她的时间。
这些都是问题,可是我想到的时候还是觉得母亲内心深处是爱我的,只是他们这一辈人,真的是不爱表达自己。自己从小也没有受过太多的爱,外公外婆子女众多,母亲是老大,从小就要照顾弟妹,得到的爱更少。结婚后,父亲也是不爱表达自己。婚姻中,母亲依然没有得到爱。所以,母亲直到现在都非常依赖我,现在我有了孩子,她和我们住一起,帮忙照顾孩子。一点都不愿意再回家和父亲相处。我想做的并不是要指责母亲,她一辈子也不容易。我想做的是摆脱现状,和母亲以更好的方式相处,从而更好地改变自己。
五、告别母爱羁绊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你要告诉自己感受比外表更重要。你要摆脱你妈妈对你的做法,你一定要知道,要去关注人(你和他人)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看上去怎么样。我们看看中国的老子在《道德经》里怎么说,叫“圣人为腹不为目”,就吃东西好吃吃饱就行了,好看又有什么用。所以,你首先要学会知道外在东西虽然很重要,但对不起,它没有内在的感受重要。这会帮助你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上来。
第二步:你要逐步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你可以尝试着搬家,住得离妈妈稍微远一点,有一些小事不按照妈妈的想法去做。你可以不先去挑战她的底线,但你要慢慢地让妈妈知道,我是有底线的。这是我的原则,因为我已经在长大,我已经成年,让妈妈感受到你的力量、思想,逐步摆脱她对你的控制。
第三步:在觉醒、治疗的过程中,你要和你的母亲和谐相处。德国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心理学的训练营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你对你的父母是没有是没有原谅的资格的,千万不要说我原谅我妈妈了,虽然我妈妈很自恋,但是我原谅她了。你需要学会感谢而不是原谅,你要感谢妈妈用她的方式把你养大了,所以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跟你妈妈多讲一些感谢的话,感谢她并且多说感谢的详细理由。如果妈妈已经过世,你可以想想妈妈出来,然后在心中跟妈妈说感谢。有的人在说这个话的时候都会哭,因为有很多子女跟父母之间的那个冤孽,那个内心的痛苦,是压抑的时间很长。这样你就能跟妈妈都和谐相处。
第四步:你要学会建立自己爱的体系。你要把你妈妈的这个自恋的习惯在你这儿终止。你要学会去关注你的孩子:关注她的品格,而不是关注她的成就;你要学会去体会她的情感,而不是告诉她该怎么做;你要允许她穿得不那么漂亮,然后也能够快快乐乐的上课、玩耍,要意识到快乐比漂亮更重要。当你能够提醒自己去建立这个爱的体系后,把这份爱给到你的孩子身上的时候,有了爱的能力,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整天自恋的时候,你发现这个自恋的魔咒在你身上就戛然而止了。
这四个步骤我会慢慢尝试去做。我当然会和母亲和谐相处,因为她是这世上最爱我的人。愿,我们都能好好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