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写一篇,加入007不写就出局至今,已经持续写作了五个多月了。现在,我遇到了J曲线。
一个概念
今天和你介绍一个政治学上的规律——J曲线。
这个理论的发现者是美国政治学家伊恩·布雷默博士,他是斯坦福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员,是国际政治的专家。
他在研究了很多国家从落后走向繁荣、稳定的道路之后,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一个落后的国家如果按照现在最舒服的状况发展是没有希望的,如果有幸找到了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可能国家的发展和你想要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是如果你坚持正确的方向,过了一个坎,以后的发展就和你想的方向一致了,而且只要方向对,你走的越远,结果越好。
政治学规律——“J曲线”图:横轴是搞活经济,代表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越往右经济越活;纵坐标是繁荣发展,代表我们所希望的结果,越往上结果越好。
从上图中可看出,在搞活经济后,即沿着横轴往右走一段,结果并非繁荣发展,可能是一定程度上的衰退。
其实,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之初就遇到了这种情况。物价上涨,人民开始抱怨。但是,只要方向正确,在走过最低点后,经济越活,国家就越是繁荣的,发展得越好,在图中就进入上升曲线。
由于这条曲线像字母J的形状,右边高左边低,因此这个理论也被称为“J曲线理论”。
有效应用
图中,中间最低,但右边比左边高,而且没有尽头,这很重要,也就是说改变现状,坚持好的方向,是一本万利的事情,长期收益很大。
不仅国家的发展会遇到J曲线,我们个人学习知识或打磨技能也是如此。
举一个例子,我在高二下学期练习足球,一开始有一些不规范的颠球动作和踢球姿势,专业老师也在旁边认真指导了我们,但是随后按照老师的方法去颠球、打点,发现球感反而没有以前那么舒服了,有一段时间我练习踢任意球感觉总是很别扭,有时候光去想动作发现球都不会踢了。之后用老师教的方法练习了一段时间后,球技明显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颠球数量比以前更多了,而且在老师教的基础上我也学会了踢“香蕉球”,哈哈。
了解了J曲线,接下来说一说与其紧密联系的概念:滞后效应。即,我们做事情就需要有点耐心,如果我们相信一个新的方法是好的,就坚持一段时间再下结论,不要根据实时的反应草率给出结论。
很多时候,失败就在于浅尝辄止。
再举一个例子,我在高一时练习过短跑。大家可能觉得跑步嘛,怎么轻快怎么舒服怎么跑。这个想法我以前也有过,但是经过我的专业老师指导后,我觉得很多时候不擅长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比如让专业的老师来指导你的动作,调整姿势,这样对提高成绩是有很大帮助的。
以前我的短跑是用的那种很笨重的姿势,跑起来不仅伸展不开动作,而且很慢。在经过专业老师指导过后,刚开始我在想:加速也就几十米的距离,用得着这么刻意纠正嘛?之后我学起来也是属于半斤八两的状态,时个性时标准的样子,那段时间成绩不仅上不去还越跑越差,为此被老师“指导”过很多次。
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腿部、腹部和手臂上的力量提高后,老师的方法起到了很大地效果。在那之后跑起来脚下频率比以前更快了,摆臂动作比以前更顺畅,最享受的是加速时还能听到耳缝边“嗖嗖”的风声,成绩当然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了。
包括去年8月份时为了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我开始练习画思维导图。从刚开始的思维逻辑越理越乱,话都表达不清楚,甚至画图画到想放弃。到现在说话,写作有了层次感,也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过程中,都是经历了上述“J曲线”的发展趋势。
无论是以前风吹日晒地练习体育专项,还是为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刻意练习画思维导图,我很庆幸当时的自己坚持了下来。
其实,对于写作也是如此。刚开始由于没有太多的写作基础,那基本上是写不好的。甚至写一段时间后,发现不仅这件事费神费力,而且看起来自己并没有多大的提高。这可能就进入了J曲线的下行阶段了,不仅没有明显进步,甚至在表达能力上也出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这时候一般人免不了就有点想放弃了。
如果你没有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么这时候练习写作很有可能就半途而废了。但是你应该能想清楚的,写作这件事给我们自己真正带来了哪些好处,比如提升文字表达能力、强化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考质量,倒逼学习输入、记录个人成长,链接牛人等等。同时也是给自己一次深入思考的机会,理性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智慧。
现在的你如果也正处于J曲线的下行阶段,不要焦虑和心急,相信经过不断的深入思考+输出倒逼输入+反思过后,过了一段时间的瓶颈期,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因为时间看得见。
由此得到
1.关于滞后效应,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太心急,采取了行动,不要马上下结论,要等一段时间,等滞后效应出现了,看看效果再下结论。
2.关于J曲线,如果你坚持正确的方向,过了一个坎,以后的发展就和你想的方向一致了,而且只要方向对,你走的越远,结果越好。
时间会见证成长。
祝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