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并非各个不同,而是大体无异
一访著名画家、水韵青花开创者许振先生
画里画外,老闫无忌:许老师好!最近我发现您创作了一批水韵青花“神庙系列”作品,这是基于什么考虑或者源于何种灵感?
许振:水韵青花“神庙系列”作品是我去年从希腊回来后间断性创作的。虽然在希腊期间也勾了几幅速写,但那也只是帮助我用眼睛去引导自己跨过时间走近希腊、走近希腊神庙背后空间的触角。
我当然可以直接将目之所及的残垣断壁写摹下来,但那不是我该干的事。我要画的神庙不只是眼前看到的、相机可以拍到的图像,而是从精神的物化到物的精神化的视觉呈现。神话的、现实的、科学的、蒙昧的、东方的、西方的,文明的、野蛮的......在画面中交替、叠加、穿梭。
画里画外,老闫无忌:我知道您一定不是“到此一游”的普通游客,您的视角一定与我们常人不一样,您看到的神庙,到底是个什么样呢?
许振:希腊的神庙是以山岩为依托,以天穹为幕布来设计建造的,它不是说,我们来建一个神庙吧,然后就把神庙建成了。而是对周边一切都进行了充分的考量。在古希腊人的认知里,所有事物都是构成万物浑然的一部分,密不可分。包括人与人,汉密尔顿说“人并非各个不同,而是大体无异”。人与神的关系也是一个整体,正如叔本华所言,按照“将人向上提升的巨大力量”的精神塑造出人与诸神,或者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希腊神庙与古希腊雕像的人都清楚,希腊神庙是何等朴素,甚至出于尊重,坚持保留石材本真属性,绝不妄自以雕凿和打磨的方式去掠夺篡改,这在美学上是何等的高度?不止是美学上,这与人类千年文明长河中矗立于非洲的埃及侧面正身式,林立于欧洲的法国哥特式,以及密布于东南亚吴哥窟神庙的神权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形式,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价值诉求。
神殿离不开宗教,宗教又与神话息息相关,古希腊神话与其他地区神话最大不同,就是完全按人自身的样子来塑造神。希腊神话里的神没有完美的,
甚至人性所有的弱点在诸神的身上也都一览无余,
这也不同于其他神话。而古希腊的神像也没有光环,没有三头六臂,与常人无异,唯一能用的就是“美”来体现“神性”,他们就是按照想象中的人的最完美的样子来塑造的。而当我们第一次看到的古希腊雕像时无不惊叹于他们对人体结构的准确把握和细节的精微掌控。哲学家韦伯所言的“世界的祛魅”,早在古希腊人那里就被恰当的诠释了。
肯定人自身的活力,源于希腊人最早成为“理性”的首倡者。他们的直觉相信“神秘”的存在,而他们的理智则似乎更愿意关注现实,活在当下,欢娱其中,这才有了延续至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理性”让古希腊人开始了独立思考,“所有的事物要都被怀疑、被验证,思想没有界限”就连德尔菲神庙上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这与世界上其它任何圣地的铭文都截然不同。
“爱智慧”正是他们为哲学的定义。
画里画外,老闫无忌:提到哲学,我是非常欣赏您在画界并不多见的哲学思维,那么“爱智慧”的哲学又给您带来怎样的思考?
许振: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古希腊神庙对当时的希腊人究竟意味着什么?那不是偶像的崇拜,而是对“人自身神性”的肯定,相信灵魂与肉体、理性与感性是一体的,并用一种称之为神庙、神像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出来,实现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融合,实现自我张扬和自我约束的统一。有人将希腊人称为酒神狄奥尼索斯和太阳神阿波罗的合体,既释放自我,又追求和谐秩序、温和庄严,这就是我理解的神庙之于古希腊人的意义所在。
画里画外,老闫无忌:用水韵青花的形式去诠释您所见所思的神庙,您想要向受众表达什么呢?
许振:好。现在我就说说我的作品。如果将上述我对古希腊神庙的看法全部呈现在画里,那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是两种表述形式。您所看到的画面也只是我个人化的表达,只是将感觉用不尚实的“水韵青花”给表现出来,不锁定具体的场景,没有情节,没有象征。虽然画中也有部分隐约的神庙造型,那也只是符号,是携带着那个有形存在的符号。画面是恍惚的、飘移的,过去的、现代的,既是此岸亦是彼岸,是“平行”的。是虚空的也是另一种真实的。是不同语言的叠加、穿越呈现。
这也是我的一厢情愿。
期待我们在画中相遇,互道一声安好也是可能的。
—————— —————————————
闫宗飞:非著名媒体人、诗人、策划人、书画收藏爱好者
许振,又名许朕,字鹏举,号青龙山童,著名画家,一级美术师,“水韵青花”开创者、新黄山画派代表性画家。1962年生于安徽。1986年毕业于阜阳师大美术系。1994年毕业于北京画院高研班。现为独立艺术家。曾于中国美术馆举办“许振绘画艺术展”,并参加国内外大型美术专业展览数十余次,被国家权威部门授予“文化交流大使”等荣誉称号。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中央军委、日本板井博美术馆、新加坡神州画社、加拿大清龙华人美术馆、德懋堂等众多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
品藏小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