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都开始放假了。我的朋友圈里都是放假的欢庆。
我呢,一如既往地加班。
连着三天,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现在的结果是国庆七天客户都要求上线。心疼自己三秒。
现在10点半还在办公室,抽个空写日更。
今天聊聊阅读习惯培养。
——1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我喜欢阅读,速度也并不算慢,但是一年感觉也看不了几本书。
我的朋友圈里有大神一天一本,每天还能输出运用。
我的阅读是那种一茬一茬的节奏,兴之所至一天刷七本,没想法可以7天不碰书。
这样做的问题,不是阅读量,而是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今年语写和日更的习惯开始慢慢建立起来,我又升起了想法——让阅读成为每天的习惯。正好剑飞老师开始做语写阅读,马上加入。
现在的行动清单有两点:
1、慢方法:每天半小时持续阅读。
2、快变量:没事就打开电子书,乱翻书。
——2
慢方法:每天半小时持续阅读。
以前听习惯养成,老师通常会说,任何事情加上每天就会压力很大,一天没做到,就有很大的打击。
今年发现,习惯养成100%做到,比98%做到更容易。
因为如果是98%的达成,我们会不断问自己,100次里面,哪两天休息?
做与不做,对我这个有一点选择困难的人来说,做决策比直接做的成本要更高,所以一开始就100%。
语音写作是这样,日更是这样,所以阅读也是这样。
这一步的核心是培养习惯。我是有些急躁的人,凡事喜欢多做一点,现在感觉偶尔慢下来也不错。在培养自己的长期视角,如果我的生命有100年,那当下的3-5年,好像并不算太长。
每天半小时30页,三年能读32000+多页!很多了有木有!
书和书是有不同的价值的。每个领域的知识是一个网络,有的书在关键节点上,能联系各个方向,有的书是某个单独的点。如果想要在一个领域深化,先要找到领域内的关键节点书籍,对整个领域有所了解。
阅读的时候,要有所选择。读覆盖面更广,内容更优质的书籍。
——3
快变量:没事就打开电子书,乱翻书。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我们不会读自己读不懂的内容。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学过拉丁文,就不会去读用拉丁文写的书。
一本书能读懂的部分,也是我们熟悉的部分越多,就会读得越快。如果一本书,我全都懂,那就不会去读了。
如果想提升阅读的数量,也就是读更快读更多,一个方法就是制造对书的熟悉感。
制造熟悉感的方法,也许你也知道,就是经典的阅读是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检视阅读。
拿到书之后先看封面,看封底,看序言,看目录,大概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确定这本书真的是是否要继续读下去。
如果要那就做深度阅读,或者只是需要读其中的某一部分的内容。毕竟一本书不一定真的是要全部读完。
现在非常方便的是电子书随手可得。每天的碎片时间,打开手机里的电子书,就可以开始阅读。当然不是真的乱翻书,而是去做一本书的检视阅读。
在检视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和我们的过往知识进行联系,如果联系越多,我们的熟悉感就会越强烈,之后在做阅读的时候就会越快。
现在会有很多听书,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分享,通过这些可以掌握这本书大部分的重点内容的内容,再去做深度阅读的时候,也就有了熟悉感。当然也会有信息损耗或者被影响观点。
书是越读越少的。因为很多知识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直读,增加自己的基础阅读量读的越多,熟悉的内容越多,我们也就读的越快,收获的越多。
关键是读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