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读了吕白老师的《底层逻辑》读到了“自律”本身其实是个伪命题的观点。
书中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坚持某件事,其实是更多地享受那件事情能够带来的成就感,它带给你的正向激励,要足以填补努力付出的辛苦。
虽然感觉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考虑到可能只是他的个人观点,不免有片面之嫌,也就没太在意。
今天早上听“帆书”,樊登老师讲《刻意练习》这本书。看似巧合似的,居然也传达了这个意思。里面讲,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大家普遍认为凭借的应该是超强的意志力。然而,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普世的意志力这回事。一个人可能在某一方面很有意志力,在另外一方面却完全显示不出他比别人有意志力。如果是真的有普世的意志力这回事,应该是在任何方面都能够体现出超强的意志力。
书中讲到:真正的所谓意志力的表现来自于个人的动机。所以,要想在某一方面能够有所成就,要学会“保持动机”。讲人话就是,扩大这件事带给自己的喜悦、成就感,来给你创造正向激励。
这个说法更大胆,而且与吕白老师的观点是相似的。核心观点就是:人之所以自律,或者说表现出超强的意志力投身某事。是因为品味这件事带来的益处,能够让其非常乐意为之付出辛苦。
《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国内的大咖、中外的学者不谋而合,表达了相似的观点,这不得不让我深思。
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健身界关于如何选取合适的方式锻炼身体的建议:要找到适合自己,让自己产生兴趣的锻炼方式,才能够坚持持久;想到了关于戒烟的建议:吃零食或者吃糖,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建议的底层逻辑与上面几位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达成某件事,要放大其带来的益处,制造“诱惑”鼓励自己,进而养成习惯。
这个观点不断在内心放大。让我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戒烟经历,我每次想抽烟的时候,就想一下自己戒烟的好处,比如:口腔非常清爽,头脑清醒,还能够省钱,对身体健康有长远的好处,心理主动放大不抽烟时的各种优点,确实是很有效果。
联想到自己能够坚持每天写作,其实内心深处是非常喜欢,睡醒之后打开文章,能够收到99+点赞、收藏、转发的反馈,非常喜欢在正式工作之余的这一份小小的心灵寄托,非常喜欢写作时认真静心思考的那种充实感。
当某个观点在你的内心得到认可时,那些你平日里读过的书,见过的相似的观点,心理萌生的有共鸣的想法,会自然迸发出来与之握手,达成契合。这个关于自律是伪命题的观点,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终于明白,牛人之所以牛并快乐着,完全在于自己的心态的调整。我想,这就是价值观的升华吧!
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压力,不是来自于那个事情的本身,而是来自于你对那个事情过度的反应。坚持一件事情,如果你视其为压力,那么你就克服压力用所谓的“自律”努力前行;如果你能够调整心态,放大其中的乐趣,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其中,那么你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坚持下去。
果然,自律是个伪命题。
所以,你知道坚持一件事的底层逻辑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