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梁宁:产品思维30讲之读书笔记03-04

梁宁:产品思维30讲之读书笔记03-04

作者: 万户侯020 | 来源:发表于2018-03-07 08:25 被阅读0次

03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iOS,有的人是安卓,而且大家版本号都还不太一样。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的App。所以做一个产品人,首先是要学会读懂用户情绪。那么,怎样分析用户情绪?我们所有生物都一致的底层情绪是—— “生物性情绪”-----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在讲这些生物性情绪之前,先讲一个重要的词“满足”。因为“满足”是度量产品、人与人关系的标尺,我们可以用它来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比如:

一个产品好不好

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好不好

你对你自己的认识

满足”和“愉悦”的关系

      什么叫愉悦?直接来说,愉悦就是被满足。我们人类,不单纯作为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社会性的存在。所以,我们不仅需要生存条件被满足,还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比如:你感受到别人的善意,自己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被重视。这些都是存在感被满足,都会愉悦。需求被满足,这种感觉也叫愉悦。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这种感觉就叫“爽”。如果没有满足预期,或者我本来在一个满足状态,突然被剥夺了,这就是不爽。

      我们会用一堆词来形容不爽的感觉。比如: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等。但是本质上,这些不爽的感觉,都是某个点没有被满足。

      为什么开篇第一课要研究“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因为就用这三个词,你可以度量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你也可以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对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不是懂得对方的满足与不爽。如果彼此都不懂,又无法给予对方的满足和不爽,其实,这就是一段勉强的关系。此外,你还可以用这三个词“满足”“愉悦”“不爽”来深入探索你自己,认识你自己。为什么同一个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

      所以,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时间久了(1万小时理论),你就会与众不同。

      那么如何理解“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以及怎么通过这三个词,看到自己的天分,看到别人的天分呢?我们看到优秀的人都会有几个特性:敏感、不能忍、有动手优化的能力。我妈爱整理收拾屋子,和乔布斯把一个图标改100遍的驱动力,其实没什么不同。所以,你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04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前面讲的愉悦与难受是一对感觉,满足就愉悦,得不到满足就难受;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对感觉,都是来自于被侵犯。

什么是愤怒?

      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人的边界呢?就是自己的存在感的边界。比如职场上,一个人去抢另外一个人的工作,就是侵犯边界。

        日常常见的焦虑、羞耻感也是恐惧。焦虑来自对恐惧的想象。因为是想象,所以无从逃避,所以是一种持续的恐惧,就会内化为焦虑。羞耻感呢?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

      为什么在这里要详细地讲一下恐惧?因为恐惧很重要。是我们观察人和做产品,非常重要的点。就像前面讲的,后天的知识技能道理逻辑都是一个一个的APP,而你内在的愉悦、恐惧才是操作系统。有时候你不是缺某个APP,而是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里了所以看到一个人的恐惧,你就基本上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

      前面讲过愉悦和满足感会支撑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投入一万个小时,从而使这个人成为天才。但其实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大,或者说更强劲。(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宁:产品思维30讲之读书笔记03-0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id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