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七)——《董卓进京述论》01

读书笔记(七)——《董卓进京述论》01

作者: 已锁定 | 来源:发表于2024-05-17 10:23 被阅读0次

这不是一本书,而只是一篇不到两万字的论文。作者陈勇,师从周一良,有一本关于匈奴屠各种的专著,其他领域未见有专著,不过仅就这一篇短文,就可以看出其深厚的学养。写学术文章这种事情,写的长、写的难懂,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不是什么本事;但是要想写的短小精悍、简单明了却又发前人之所未发,这就纯粹是能力问题了,不是想做就能做成的,这篇《董卓进京述论》就完全无愧于这种评价。通过这短短不到两万字,也可以让我们对于汉末三国初期的大脉络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进而有助于我们对于整个三国时期的把握。

历史是由人组成的,对历史上不同人物、人群有足够合理、清晰的认识和把握,这是正确认识一段历史的关键,在汉末三国这段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家耳熟能详,但是从学理的角度对他们做出规范和梳理,这是研究历史的首要问题。从陈寅恪先生开始,政治集团分析方法在很多历史分期都得到了比较大范围的应用,这一分析方法肯定有其自身问题,但是对于把握历史大的走向还是比较有用的方法。

具体来说陈勇先生文章种着重写的当然是董卓及其势力,而董卓代表的是带有羌胡化背景的凉州(中下层)武人集团,在这个集团进洛阳、出洛阳的过程中,其与另一个武人集团产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关系,这就是并州武人集团。粗略的看,这两个武人集团在性质上是比较接近的,而又有着影响深远的差异。

与武人集团相对应的是关东清流士人集团,这个集团当然是从两次党锢之祸的时代一直传承而来,在此时他们主要在两个场域活动,一是在中央朝廷;一是在各自家乡地方,其中在家乡地方的一支力量正在向士人割据武装转变。不管在哪个场域,士人集团和进京的董卓集团之间,无疑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关系之中。

相关文章

  • 读经典:《 三国演义》中我以前没注意的小事(三)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1、大祸害董卓是怎么进京的 在古代,边将无诏是不能随便进京的。董卓是国...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四十八

    董卓进京 汉少帝时,宦官专权,朝政混乱。何太后的哥哥何进密召董卓进京。可是事情事先暴露了,宦官一怒之下杀了何进。消...

  • 董卓与董卓余孽

    董卓与董卓余孽 大将军何进欲消灭内廷宦官,袁绍建议何进,密令西北军阀董卓率军进京,内外施压,联手剿灭内廷宦官。但曹...

  • 李儒——站在董卓身后的优秀谋士

    李儒,西凉刺史董卓的女婿,也是董卓最器重的谋士,大将军何进为了对付“十常侍”,召外地军阀进京,他随董卓一起进入洛阳...

  • 董卓之死

    东汉末年,皇权衰落,宦官干政,为了对付十常侍专权,重振朝纲,大将军何进引西凉军董卓进京勤王。凉州军阀董卓,年...

  • 省部级乌纱头上戴

    董卓进京之后,独揽大权,废汉少帝而立汉献帝。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唯有袁绍与董卓针锋相对,横刀作揖,扬长而去。 当时...

  • 董卓故事(二)

    董卓故事(二) 董卓在刚刚进京时,很是信任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把他们所推荐的韩馥、刘岱、孔伷、张咨、...

  • 第七回·引豺狼董卓进京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这几句说的是何进无谋。大汉朝天下传到汉桓帝、汉灵...

  • 三国演义第2章董卓干涉皇室

    东汉末年灵帝驾崩,董太后和何皇后因为不和,所以何进召来了董卓。在等着董卓进京前,何进被董太后和太监张让杀死...

  • 董卓进京 肃说吕布(三)

    何进问发笑原因,曹操说∶“要杀宦官,应该先除为首的宦官,只要一个狱吏就够了,何必纷纷召来外兵呢?”何进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七)——《董卓进京述论》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ii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