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942期【教学随笔】

第942期【教学随笔】

作者: 三人行语文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21-10-28 21:43 被阅读0次
最好的教育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随笔

                    高平市北城中学    李平娟

        和孩子们一起学《回忆我的母亲》,在质朴的文字里,去探寻母亲这个形象,一个疑惑困扰在心:为什么在这样一篇深情回忆母亲的文字里,作者朱德没有介绍母亲的外貌?连一处最简单的文字都没有?为什么从头到尾也没有一句直接表述的母亲说过的话?全篇都是在以自己的口吻和视角来记叙和评述?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

        一、为什么文中没有出现一处对母亲的外貌描写?

        因为母亲不论长什么模样都是我们的母亲。对作者而言,在那么艰难的状况下,母亲一面操持家务,一面照料子女,既给到家庭以生活需要,又给到孩子以精神鼓励,这样的母亲不就已经足够?试想,如果一个母亲貌若天仙,但背弃家庭,在孩子需要时给不到应有的支持,她的花容月貌又有何用?

        我们的孩子从来不会因为妈妈是否漂亮而来选择是否爱她。所以,即使母亲面色黝黑,手指粗糙又有如何?毕竟在朱德心中,她永远都是那个把全副精力都献给劳动、献给家庭的伟大的母亲。

        再者,透过文章的叙述,一个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终日劳作的劳动女性,一个种田、挑水、砍柴、喂猪………样样都做,样样都会的家庭主妇,一个既要承担家务又要承担母亲职责的主妇,她又哪有功夫来顾及自己的形象?她双手的粗糙、满脸的皱纹难道可以被岁月忽视?当然不会,虽然岁月早已夺走了她的美貌,但是在孩子心中,她永远都是那个可敬而伟大的母亲,这一点至死不变。

        二、为什么作者没有记述一句母亲的言语?

        是的,对于母亲,作者朱德没有记写什么言谈,只在第八段讲庚子年四川饥荒百姓逃难,家庭突遭地主加租,被迫分家时谈到一句“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草草带过,就再无文字的记录。可是他却饱含深情大量地记写着母亲所做的事情。“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母亲什么都没有说,可是她却把言都落实在了行上。她默默无言、任劳任怨承担家务,给我们做菜籽油饭,做家织布衣;她节衣缩食、东挪西借供养子女读书成长;她痛恨剥削、同情弱者,周济乡邻……

        这位母亲的确没有多言说,但却真的做了太多。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鍾老夫人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身教的力量远大于言传。作为家长,少说多做,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引领孩子的成长,用自己的如何做去真正地教会孩子怎样生活,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朱德在文中说“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革命的意志”,她用她一生的勤劳告诉着孩子做人处事的道理,也告诉着我们为人父母千古不破的真理:身教永远重于言传!

相关文章

  • 如何写教学随笔

    如何写教学随笔呢?可以学习一下了。 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

  • 教学随笔

    审视 数学课堂教学 ——乌晶教学随笔 这段时间听了诸...

  •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 ...

  • 提升

    说到“提升”教学随笔,也就是策略和坚持这两个方面,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最近,每周都要写教学随笔,...

  • 第635期【教学随笔】

    《背影》里的人生 米山中学 王宇婷 初读《背影》的时候我初二,当然...

  • 第663期【教学随笔】

    《昆虫记》阅读设计 文/周阿娟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解读法布尔 1.名人眼中的法布尔 ...

  • 第868期【教学随笔】

    《壶口瀑布》说课稿 ——好一首生命的赞歌 ...

  • 第872期【教学随笔】

    一些困惑 文/郭静静 从教整整三年,我一直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 第925期【教学随笔】

    一路阅读,一路成长 ——我的教师成长之路 文/高平三中 张永刚 《创...

  • 第926期【教学随笔】

    不干现在这职业,你在干啥 文/袁茹意 看德云斗笑社第二季有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942期【教学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kb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