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还有人说,好作品是改出来的。
今天我就看到海明威说的一句话,“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
嗯…我在想,这能否作为一个理由,来解释我近期都只写“不放”,写好的文章都默默转为了“私密”设置,羞于展示出来。
近期,每天更文的主题都是“跨学科”,我先后写过哲学、心理学、历史地理、天体物理和推理类的文。虽然类别跨度大,看起来挺“唬人”的,但质量不佳,颇有些“应付差事”之嫌。
然而,我都一一将这些文字保存了下来,作为我的写作素材库,以供我日后修改,也许还能捡出些“遗珠”来。
说到“改文”,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休息法。强调写完一篇文章之后,要把文章放下,好好休息一下,从之前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然后才能用理智、旁观者的思维和角度来发现文章到底有什么问题。
二是读改法。文章写完后,尝试出声读出来。我的作家朋友,在完成一篇小说的写作后,就是用这个方法,先用语音读录下来,然后再利用休息时间,用手机播放出来,自己听听看有什么问题。她说,往往看的时候发现不了问题,一听就听出问题了。
三是他人帮忙法。即在完成写作之后,邀请一位自己最信任的人,来作为第一读者,通读之后给出修改意见。自己怎么看也发现不了的问题,别人阅读后的意见往往是准确反应问题的,非常宝贵。
之后,我在改文的过程中,将先后采用以上三种方法,尝试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质量。
写作之乐,写了才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