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旅途平安?

作者: 大气浩然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08:22 被阅读18次

    儿行千里母担忧。出门旅游,平安第一。如何做到平安?

    一、出行前可以做的防范准备

    首先对目的地有所了解,知晓民风民俗,尊重当地特有习惯,规避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查询天气情况,带好合适的衣物是一个起始点。特别注意恶劣天气的预警,避免遭遇自然灾害带来的危险。

    此外,可以适当知晓一下当地的比较“有特色”的治安状况和治安乱点,打个比方,火车站的诈骗、景区的宰客、机场的黑车之类,这样出现在特定场景下,我们可以规避掉风险,更能从容的应对。

    二、出行防范要点

    如果选择火车、飞机、大巴等方式出行,请提前入站,配合站前安检验视,如果没有带身份证件,每个车站机场都可以找公安窗口开具证明;行李可以放在自己视线所及的斜上方,而不是正上方。如有问题及时和车组、机组以及乘警反映。

    谨慎选择路线,将自己的出行纳入一个安全可控的框架。行程安排告知亲朋,尽量保证多样和及时的联络通道。打电话报个平安,朋友圈发个自拍,手机软件打车时转个路线行程。

    旅游过程中,防盗、防骗、防手机自拍没电的同时呢,如果发生了自己无法解决的纠纷,可以报警求助,但是如果不涉及公安业务以及法律职权范畴,民警只能进行初步调解,对事态进行控制。

    出行时,随时留意一下周边环境的变化,仔细听一一下游乐设施的使用提示,不主动围观看热闹。

    三、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

    突发事件具有应急性的特点,会造成人身和财产的严重威胁,往往超出我们的所谓“通常预料”,特别是在出行、出游时,陌生的自然及人文环境里,给予我们应对的时间和资源都很少,所以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突发事件有很多表现形式,也许是自然灾害,也许是人为技术性的、社会动乱性,可能是公共卫生事件,也可能就是个打架斗殴。

    突发事件的应对,实际上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而在应急情况下,人的心理往往要经历震惊-防卫退缩-承认适应的过程,生理上经历警戒-抗拒-衰竭的过程,如果你身在人群中,可能还要受到群体行为心理效应的影响,比如非理性的应激反应、交叉感染、从众、放大甚至群体智能低下等效应。怀有忧患意识,掌握自救常识,保持冷静的头脑,会让你在常人无反应或者只能靠本能进行应对时,占得自救的先机。

    对于人员密集的区域,景区和公安机关会有相关规定和预案的,我们注意一下安全疏散标志和着制服人员的位置,如果你因为身边的人流量和密度感到不适了,建议先到相对宽松的地方暂停一下,一旦涉及到安全隐患,请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进行疏散。曾有一个模拟的剧场火灾实验,即使是对于意义明确的警报,一般仍有20%左右的人选择与警报要求相反的行动,请不要盲目自信、擅自行动。

    遇到人为事故、纠纷、冲突甚至案件,原则一:躲藏和掩护自己,没有自保能力,该认怂就认怂,该跑就跑,留下时间和空间上的缓冲,记清对方模样,最大限度留存证据;原则二:对事态进行基本预判,反应得当。没有急救知识,不要擅动病人。没有防护,不进火场。眼见要动手了、酒鬼滋事了,就该报警,不要试图自己去讲理控制。智为,而后勇为;原则三:对后果及时处置,止损稳控。如果事件发生已然对自身产生影响,则应该综合目前信息情况,及时进行自救止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做到旅途平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mf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