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说:“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这是说夏侯治军严谨。想想这份严谨背后的付出,必然不是个小数字。当然,用消费的时间和用去的金钱来衡量付出程度,有时并不恰当;但通过数字的变化,能更直接地看到很多东西,这并无疑义。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是说练兵,也就是练习的作用。练习这东西,是有章法有师承的,它是依附于学习之后的一个步骤;也可以把学习的范围扩大,将练习作为学习的一个阶段,用来验证学习的效果,查漏补缺。无论如何,练习都是有方向、有目的,也有衡量标准的。
所以学习和练习都需要专注到一件事情,就是当前要学的东西上面。有人自称可以同时做很多件事--高才捷足,这是没问题的;但这不是在做练习更不是在学习,这是在运用学到的东西来解决问题。学习和练习的材料不能有多份,就像不能同时学语文又学数学一样。所谓搏二兔不得一兔,在这里也适用。
专注度这东西,以前说过了。写文章写到中途,尤其需要专注度来保持思路连贯,否则脑子里涌出的灵感有时会把你逼得下不了笔--这说起来有点矛盾,但确实是我的亲身体会。注意有灵感并不是坏事,只要它不影响你现在手里的工作。如果真影响了,要么暂时放下工作,去记录灵感;要么无视感觉,完成工作。你看,这又是二者互斥的事儿。
至于自习,就是自我学习;它和练习,学习虽然都有个习字,但执行的方法就不同了。以我的理解,它更接近于研究和探索,而不是学习既有的知识。中学上的自习课,实际上是复习和预习的结合体,要达到的目的也类似这两项东西。它们是有固定目标,不能让你任意发挥的。
但自习不同。它需要自己寻找研究对象,订立达成目标,安排时间进度,控制成本花费。这里既没有老师同学,也没有金主老板,一切的一切都要靠你自行完成......或者放弃。有可能目标远得你根本没有勇气去触碰。这并不丢人--只要你还有另开一条赛道的勇气。
网上有很多自习室的音频。有白噪声,也有舒缓的音乐,都是帮助减小外界带来的干扰的;但关键还是在自己有没有一条坚定走下去的路。如果没有准备好,那么再好的自习室也帮不了你。另外说说也有自习室的视频和直播--那个就算了。如果有自控力,你根本就不会去看;如果没有自控力,一定会被视频带偏,反而更耗精力。
研究是一种创作,而不是重复;是一种发散,而不是集约;是一种深入,而不是浅尝。研究是不一定有结果的事......准确地说,研究本就是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的。如果没有这种认识,那还是多学习多思考,到有这种认识,到把自己的状态完全改变为止。
【2022年1月16日,春风作于竹风斋。正文1011字。】
【B站有自习室视频,有用,但不能滥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