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老说他心里有肿胀,要写出来,要化掉,才舒服痛快。”语出柴静。经冯氏描述,前些年,偶然机会去了甘肃出差,再偶然从当地人手中以20块价钱得到一卷号称埋在鸣沙山历经千年沧桑约等同被佛祖开了光的旧残经卷子,翻阅之后居然彻夜难眠,然后反复做梦,梦见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怪事,使得自己一觉醒来肿胀感愈发明显,所以后面才有了《不二》。回顾其灵感来源的整个过程,恰如“觉后禅”般的顾名思义了,提这,其实无非是想说,在即将结束的阳春三月里,前有汪曾祺,后有冯唐,他倆不约而同地,给我的脑海里烙下了一大串和尚的名字(弘忍、惠能、神秀、不二、明海.......),不过还好我的头发没怎么掉。
![](https://img.haomeiwen.com/i5935574/b62bb16254ab7d91.jpg)
汪曾祺先生当年作《受戒》,据他自己在小说结尾所记述的,也是源于一场梦。只不过他老人家记性甚好,白纸黑字注明“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而作品发表则是在1980年第十期的《北京文学》,所以稍有常识的朋友立马就能推出:这不是一个红旗下的梦。那么《受戒》八九不离十讲的应该是建国前旧社会的故事。熟悉汪先生的读者自然知道汪氏文章的厉害之处,不同于鸳鸯蝴蝶派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也不同于周岂明他哥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我这个初读者看来,汪先生的这篇传世之作,与其恩师沈从文的风格相似,不言政治,不谈大道理,光写中国人身边的世俗风情,描绘一方土地的好山好水,从湘西苗寨到江南大淖,可谓最地道的乡间文字,细细读之,顿感真实具体,拍手称赞,作者纯粹叙述生活,对其中细节的观察之深,记述之准,功力非同小可。如果把师徒二人各自的代表作比照来看,显而易见,故事里的主角都是一等一善良淳朴的年轻男女,彼此间感情交织虽时有含蓄,但相比于《边城》中的翠翠,《受戒》里小英子的形象显得是更加大方,无拘无束。活泼俏皮的性格打动的不仅仅是明海,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读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5935574/f023be19fc4d608f.jpg)
和尚是这两部小说最明显的标签,受戒二字讲的便是出家人烫戒疤的仪式,十二个戒疤左右各六在头顶依次排开,先用枣泥子点在头皮上,寺中方丈再用烧好的香头子逐一点着,待受过这皮肉之苦,小和尚方才可能有机会成为庙里新挑选的沙弥头或者沙弥尾,这可是未来成为主持乃至方丈的必经之路。《受戒》中,老实心诚的明海(明子)虽然不是抱着此番目的去了善因寺,但他在和小英子的对话中透露,点了戒疤,以后就可以到处云游,逢寺挂褡,说白了就是能到其他庙里白吃白住,如遇法事,还得先尽外来的师傅,这就叫“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至于《不二》里的小和尚不二,冯唐虽没有提及其受戒的过程,仅仅告知读者这小子一直以来工作的主要场合是寺院的厕所,所以作为一名职业扫地僧,他有没有盖世神功不清楚,倒是培养了非凡的观察能力,亲眼目睹僧人们受戒自然就不在话下,但这个群体中也有很多是经不起皮肉之苦几声惨叫后被逐出山门的,无缘佛法,头上却纷纷保留了永恒的印记,好笑的是点过两个的看不上点一个的,点过十个的看不起有九个的,但是,点过十一个的则是被所有从一个到十个的持一致态度:先是强忍,沉默片刻,然后是忍不住笑:傻X啊,哈,傻X啊,哈,真是大傻X啊!哈哈哈!
冯唐的故事疯言疯语是常态,姑且一乐,但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向来却不是魔幻戏谑色彩的剑走偏锋,然而从他倆的故事里都不难发现,中国和尚居然是吃肉的!甚至可以结婚生子有老婆!读李敖大师的《论和尚吃肉》,我得知在梁武帝之前,中国和尚并无戒荤的传统,全赖他萧衍自己悟道《涅槃经》,遂下令全国寺庙不准食肉!皇帝本人亲自挂帅,居然连配飨太庙祖宗牌位前的死猪头也换成了以面团捏造的假牺牲,所以,依李敖所言,自那时起,中国出家人尽管在大脑里小乘,却又在小嘴里开始大乘了。不二生活在初唐,与陈子昂身处同时代,虽然源于杜撰,但故事里的禅宗根据地东山寺,每逢佳节定会杀猪。远在天边,千年之后的江南荸荠庵(明海受戒前待的地方)亦会效仿,择了良辰吉日,由老师叔普照牵头,令大师父仁山(明海舅舅)磨刀,二师父仁海烧水,自己则为即将升天被按在大殿案板上嗷嗷嚎叫动弹不得的猪,神情庄重地念上几道“往生咒语”,最后由精明能干的三师父仁渡心无杂念地一刀子下去,鲜红的猪血也就带着很多沫子喷涌出来了。我得承认,这写得很世俗,日本和尚就是能结婚有孩子,这与西方基督教的神父一样,他们没有那么多所谓的禁忌。在汪、冯笔下的老百姓眼中,当和尚是没有固化标准的,汪甚至开头就写“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婊子,他(明海)的家乡就出和尚”。“出家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俨然是种世俗化又带着神学色彩的职业了,不然明知身为出家人的明子尚未还俗,小英子又怎么会在小舟上对着刚受完戒的他悄声说那句点睛之笔的:“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结合自身经历,小时候我爸爸曾带我去过贵阳附近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游玩,里面的主持出家前就与他是朋友,关系很铁,所以人家大师很是热情,招待有周,临走前还不忘送我一副红双喜的球拍子,勉励我将来要好好学习,可另一方面,接过教诲的我,欣喜之余,还是从爸爸那了解到他是有老婆的,连同和我们出门聚餐也是不忌荤腥,所以,爸爸为此还赞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前些年偶闻其消息,据说他修佛参悟很深,寺院一切顺风顺水,香火不断。
![](https://img.haomeiwen.com/i5935574/8bd40a84e173c32e.jpg)
回到《受戒》与《不二》,两位作者应该都很器重这两部分属各自的作品,汪曾祺不用多说,明海和尚与小英子的故事早已让他不朽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至于冯唐,不羁的他甚至将自己的微店命名为“不二堂”,然而也得承认,“冯氏黄书”如今在大陆已属被禁之列,《不二》更是首当其冲的代表。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淘宝查得不严了,奈何某日手痒一搜,竟发现有多个商家上架港版,遂即立马下单,捧来读之。彼时,某位正在台湾旅行的女性友人,近来正愁要找些小说丰富精神生活,脱离留学论文,感情纠葛的苦海,身处境外故又想来点非大陆口味,所以听其要求,我也就将此书顺便推荐于她,告之诚品书店,桃园机场定然有货。前几日联系,友人却给我抱怨说口味太重,快读不下去了!我一笑了之,毕竟朋友之间说反话已然常态,之前,她曾在朋友圈夸冯唐乃有趣的灵魂,另附《不二》书照,我点了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