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二 以终为始
如果你认真走过了昨天的心灵之旅,那你已经短暂触及了内心深处的某些基本价值观,也和位于影响圈核心的内心指导体系建立了联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运用习惯二——以终为始。
虽然习惯二是用于不同的环境和生活层面,但最基本的应用还是应该从现在开始,以你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牢记自己的目标或者使命,就能确信日常的所作所为并非与之南辕北辙,并且每天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毫不懈怠。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功夫。毕竟人生旅途的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但是为时已晚,所以说忙碌的人未必出成果。
“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创造。
这不禁让我没想到我们教育子女中,很多家长找我求助,都问自己的孩子到底怎么了,看孩子身上哪里都不对、哪里都不好…我会反问家长,你对孩子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有些家长说从未想过。你从未想过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就随波逐流的跟风教育,今天看见一个你觉得好的孩子A,你的标准是让你的孩子也像A一样;明天看到另外一家的孩子B,你对孩子的标准是像B一样。我们说过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你让你的孩子去复制别人,那你也要清晰的提出别人身上的哪些优点特点是值得孩子去学习和借鉴的。这出现另一类情况,家长设定了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但含糊笼统。比如: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个“有用”的人,你对它的界定是什么?社会对有用的人的界定是什么?在不同的环境或者状态下,“有用”他的标准一致吗?孩子到底需要对谁“有用”呢?
如果可以,请设定一些具体的、清晰的、可操作、可实行的目标,和孩子一起分享。或者听一听孩子对未来的自己是怎样构想的。
我们的性教育冬夏令营里,就有半天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来,憧憬、构思、绘画或写出,15年后的自己。我们计算了,那时的他们已经25岁左右。大家可以看一看下面三幅图,我选取了其中几位孩子的画作。他们可以通过画作清晰的表达出15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这其中,我会引导孩子们,去探索一下,想要成为这样的自己,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或者特长?就是这样一个环节,让现场的家长无不为之动容,家长们从未做过这样的尝试,第一次知道孩子心中有这么大一个梦想。我们不但埋下了梦想的种子,还带着孩子一起探索,如何实现这些梦想,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需要学习和实践,练就哪些本领和能力才可以离梦想更近一些。
2019.3.13 毛毛的阅读分享 2019.3.13 毛毛的阅读分享 2019.3.13 毛毛的阅读分享看完这些有没有触动到你?你有没有想过,为自己画一幅梦想的蓝图?你有没有和孩子一起去分享过你的梦想?有没有去尝试了解孩子的梦想,未来10年,20年,30年,50年后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和孩子一起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一起陪伴孩子,不断的去浇灌和成就他们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