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里说这是一个人人都有情绪病的时代。同事说,情绪是魔鬼,她挺能理解家暴者当时的情绪状态,因为自己也有这样的时刻。在不了解具体事态的情况下,她很难去指责家暴者。这段时间在自己和同事的经历中看到:推动一个行动的实施,并不是条理清晰的理智分析,而是巨大的情感冲动。一次次事件的累积,我慢慢认识到情绪在我们生命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正常人都会有情绪。有次和老师咨询的时候,我对她说:我感觉不到自己的情绪。她让我在遇到事情有情感波动的时候去指认“情绪”。没两三次,我就意识到不是我没有情绪,而是忽略了它们,将它们隐藏在水面之下。辨别开心、感动是容易的,这些是好的情绪。生气其次,愤怒很难,这些是坏的情绪,是会对他人形成指责的情绪。指责他人这件事,对我来讲很困难。
也许是小时候的经历,我很早就形成了以下两个观念:1.情绪外露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他人可能利用你的情绪。2.坏情绪会伤人。自己体验过这样的感觉,就不希望自己身边的人也体验,所以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这两个动机让我有充分的理由去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慢慢地,他人所有合理的、不合理的情绪在我这里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不会去询问他们背后的动机,而是去记住并避免触发。有可能引发的冲突比去了解更让我觉得害怕。
这样的平衡维持了很多年,直到某次事件被打破。我意识到在这个事件中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通过以前的认知维持平衡,它动摇了我的根基,我必须去确定什么是正常的、正确的。在这次事件中,我渐渐看到自己的情绪,通过情绪看到自己的需求。人在明了自己的情绪之后,是能够对他人也形成一个反馈的。我从一个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接受者,我可以理解并接受、理解不接受、不理解但接受、不理解也不接受,选择一下子多了起来。
相比我这样对情绪反应迟缓的人,同事常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历了两次投诉事件后,我开始游说她,情绪没有好坏,让人知道自己生气、愤怒是一件好事,需要注意的只是表达情绪的方式。
有个好玩的事情:工作了以后,有次和同事在一家沙拉店吃饭,吃完了需要打包一份法拉饼。服务员直接将盘子里的东西往打包盒里一倒,我问她:这样就可以了吗?服务员说:是啊。我没说什么了。在她打包完之后,又打开盒子稍微整理了一下。这时候,同事问我:你刚才是生气了吗?我一点也感觉不到。(此处应有捂脸表情)我不太擅长通过言语来表达情绪,她通过我整理盒子的行为推断出我的不满,其实也是一种途径呢。
从前一说到情绪就是各种各样不好的联想,比如认为有情绪的人不理智,比如言语、行动上的刻意回避。但其实各种各样的情绪其实给了我们一个了解自己的机会,身体有时候会比我们的大脑先作出反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