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布衣成为一代雄主后,对手下多有猜忌,唯独将他视作心腹,情同手足,将数十万大军放心交给他指挥,并赞他:“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他就是大明帝国开国名将徐达。
在《持重有谋:徐达》一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徐达在元末乱世中,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鄱阳湖血战陈友谅,平江围击张士诚,横扫山东、河南,挥师北伐破元,夺回四百多年前五代十国时期被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他传奇的一生在明朝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书作者之一孙晟是武汉大学历史系硕士、副教授,党史军史专家,长期深入钻研中外战史涉猎广博,见解独特,文笔流畅,自成一体,已出版《永乐大帝——朱棣传》《世界航母战例》等著作。
另一作者张乐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副教授。长期从事古典文学、音乐研究,善用音符般的文字点燃读者的激情。已出版《中国传统文化图鉴》《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等著作。
徐达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机智的政治家。他二十二岁跟随朱元璋入伍,敏于行而讷于言,做事有大将之风。《明史》评价他:“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 ,徐达能得以善终,离不开以下3个原因,其中也有职场人可以借鉴之处。
1、认准目标,永不退缩,成就不世功勋。
徐达自从跟随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心里就认定了他。
在朱元璋被劫持为人质后,徐达为救朱元璋舍身相替,二人成了生死之交。
之后,朱元璋想离开是非之地豪州,去滁州寻找机会,亲自前往军营里挑人。从钟离募来的七百多人中的多数都不愿意离开濠州这个安乐窝。徐达第一个起身,果断表示愿意追随朱元璋。
对徐达而言,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抉择。作为一代名将,论眼光和忠诚度,徐达肯定是高于常人的,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也和朱元璋一样,看穿了豪州城的情况,再加上出于对朱元璋的信任、信义,他舍弃既得利益,义无反顾地跟随朱元璋走出了濠州城。
徐达的追随朱元璋定鼎金陵,对抗元军、攻伐陈友谅和张士诚;继于搭档常遇春统师北伐,重夺幽燕、荡平秦川;太原之战,徐达策反敌将,夜袭大营,打得扩廓帖木儿全军覆没,跌足而逃,徐达自此扬名天下。
在职场上,如果也能如徐达一样,在认定好目标后,排除万难,态度坚决的去朝着目标努力,不受周围环境干扰,做事认真果敢,是不是也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呢?
2、脚踏实地,忠诚谨慎,不作无谓之争。
徐达统兵时,极少发言,却谋划完整,与令出必行,史称“言简虑精,令出不二”。他用兵坚持的原则就是“持重有谋”,永远脚踏实地地进行谋划,永远以最稳妥的方式走向胜利。战场上,能“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
就仿佛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只要凡事脚踏实地,不驰空想,不骛虚名,方可宁静致远,成就功业。
鄱阳决战,徐达身先士卒斩将夺旗,立下决战首功。朱元璋因担心张士诚会趁乱进犯应天,于是他让徐达连夜返回应天,负责防御张士诚。徐达并不贪功,也深知应天重要性,遂毫无怨言地带兵迅速回防应天。
徐达一生忠诚谨慎,中正无疵。朱元璋登基称帝后,欲将吴王旧邸赐给徐达,被他坚决推辞。胡惟庸在朝内大兴党争时,曾派人收买徐达门人,想笼络徐达,而徐达以不置可否的态度进行了回避。等到胡惟庸党东窗事发,牵连了包括李善长在内的一系列重臣,而徐达得以全身而退,毫发无损。
这个道理放在职场上同样有用,工作之外的事,需谨言慎行,否则很容易陷入各种争斗,既耗费精力,又影响工作。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哪天的哪句无心之语被“有心人”传出去,虽不致命,却会带来一连串的麻烦。
3、清楚位置,从不逾矩,福泽绵延后世。
打下山东后,徐达手里留下数量庞大的降兵和这些心思各异的降官。如果处理不好,自己后方不稳,如何按照北伐计划继续西进河南与扩廓帖木儿决战?
于是,他上书朱元璋请求暂缓攻击,全军在山东集结休整,整顿后方,安顿降兵。
对于身为北伐元帅的徐达来说,这些事本可以自行处置,因为朱元璋已经授予了他节制全军的大权。
但是徐达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害人不浅,但凡照着这个说法行军的将领们,很少有躲过兔死狗享的下场的。韩信违令灭齐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始终清楚一件事:朱元璋才是最高决策者。这也是他功劳不下韩信,境遇却比韩信好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果然,朱元璋的诏书送到徐达手中。原来朱元璋也有相同的忧虑,他提出让徐达将这些降兵家属全部送到应天来,作为人质,同时择优安排兵将和北伐大军混合编组,尽快消化。
那些身处高位,居功至伟,又是一路相随的“老相识”, 并未注意自己的言行,被朱元璋视为僭越皇权,对自己或者子孙的皇位构成了威胁,所以被猜忌。
徐达从没有任何逾越自己职务的行为。为将出征,军法严明,不曾妄杀;回归朝堂,则公忠谦逊,善持其功。
所以被朱元璋所倚重,官至中书丞相,封魏国公,不但未受打击反而福泽绵延后世。此后百年间,徐达一门出了两位国公,爵禄传至明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