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上高老师带领我们看了电影《心灵点滴》的片段,终于明白了院长课上讲的关注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了病比关注一个人生了什么样的病更重要是什么意思。
每一个人都希望被理解,被看见,而我们实际的生活环境是社会化的,是被社会带着走的,别说大环境了,就是亲人之间,大部分也是你在我面前,你的心却感觉离我很远。也就会造成彼此不理解,久而久之很痛苦的局面。
就像剧中患天才综合征的老人,他因为挖的太深,他总是感觉自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以致于最后进了精神病医院。他对进来的病友伸出4根手指,问他们是几,他们都说是4,而老人说他们是傻瓜。而别人则认为老人是疯子。主人公因为抑郁症要自杀也进了这家医院,他因为好奇老人的问题答案,他晚上来到了老人的病房,老人看他能够把自己漏水的杯子给修好,于是让他伸出4根手指往远处看,而不是盯着手指,老人让他看别人看不到的,这时主人公看到手指因此变虚出现了重影,于是说8,老人很开心的说这是个好答案。于是这个老人后来跟主人公成了朋友,后来把自己的土地借给他开疗养院。
于是我想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之间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状况?父母觉得孩子有时候不可思议的想法和做法不可理解,而孩子可能会认为父母根本就看不到自己看到的东西?如果父母都能看看这个电影,是不是就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对这个世界的他人多一份理解?能够更多的看到眼前的这个人而不是总是陷到事儿里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