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亚
江苏省泰兴市新街镇有一位“奇才”:先天性智障,未上过一天学,不认识数字,却能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三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开方。
见到“奇才”蒋兆华,时值初冬,天气趋寒。人们已着棉服,而他只穿两件沾满污垢的单衣。看人时,两只眼球一起挤向鼻梁,状如“斗鸡眼”,露出牙齿一味地笑。
听人说起蒋兆华的速算之才,起初我并不相信。但人家言之凿凿,遂专程前往验证。我将事先准备好的10道算术题,一一报给蒋兆华,他都准确无误地说出了结果,无一差误。这让我异常吃惊。
我选择的算术题,都是有一些难度的。我在做案头准备笔算时,还错了两道。后来,只好用计算器反复核对。
更让我吃惊的是,蒋兆华竟然没有上过学,哪怕是一天,他甚至连“几百几十”的数字都不认识。比如,我说“六百八十三乘以四百三十二”,他听不懂;一定要说数字“6、8、3乘以4、3、2”,他立马就说出答案“2、9、5、0、5、6”。
天才的智障蒋兆华说数字时,口齿伶俐清楚,但语言表达却有很大障碍,无法与人正常沟通。
我问他用什么方法计算?他一口气说出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数字,继而又“256”、“789”、“乘以二”地说了一通,颠三倒四,逻辑混乱,让人听不明白。
蒋兆华生下来就有智障,村里人管他叫“呆华”。父母早已不在,一个人过,靠乞讨维生。
他家里有一大把筷子,100多根,没事就数筷子玩。他这种速算才能的形成,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早在1976年,村民们就发现了蒋兆华的速算才能,那年他11岁。
一天,生产队将粮仓里的粮食过称,当时蒋兆华在一边玩。会计将几笔账用算盘一加,报出一个总数。蒋兆华在旁连喊“不对”,随后说出一个数字。会计重算,结果与蒋兆华的数字一样。
大家倍感奇怪,连着出了好几道题目考蒋兆华,他都丝毫不差地算了出来。从此,生产队称粮,都要喊蒋兆华到场统计。村民们丈量承包田和宅基地,也会叫上他。
我是2003年11月,见到蒋兆华的,那年他38岁。10多年过去了,不知蒋兆华现在情况如何?
今天,我再说蒋兆华的故事,是因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播出后,一些人对智障儿周玮的质疑。
天才的智障其实,江苏卫视“炒”的只是一道“冷饭”。早在2006年7月,《山西晚报》就报道了周玮的“神算”故事,只是那时网络舆论的浪潮,不像现在如此之迅猛,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江苏卫视播出后,马上有人站出来质疑,说周玮是靠“死记硬背”糊弄人,一个“弱智”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些,有沽名钓誉之嫌。
他们强调着“弱智”的种种低劣,言辞间充斥着诸多不屑和轻蔑。当然,正常的质疑能够分辨真伪,去芜存菁,社会发展也需要大胆的质疑以正本清源。但是,离开事实的臆测、推理、否定甚至嘲讽,却不是应有的一种态度。
好在权威部门给了周玮一个科学的鉴定,否则智障儿周玮将会被那些似是而非的口水淹没。
我写了蒋兆华的报道,在报纸上发表后,也曾遭到一些质疑。可笑的是,那些质疑者无一人见过或想见蒋兆华,往往只凭一句“一个弱智,想想也不可能”,便想当然地全盘否定。弄得我好像在撒谎,每次都需伤神费力地辩解一番。
天才的智障生活的狭隘经验和固有陈见,已让一些人变得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和自命不凡,轻易而武断地就抹杀了某些生命存在的价值。
生命是神奇的,一些生命现象并非一般人的智商和见识,可以洞察和明了的。我在报道中也曾称蒋兆华为“弱智”,现在看起来,这个称呼显然不妥,不仅仅因为它充满了蔑视和欺凌的意味。
也许,蒋兆华在某些方面确有先天性缺陷和障碍,但他绝不是“弱智”。你看,在他天赋异禀的速算才能面前,我们不也显得非常“弱智”吗?
脑瘫儿舟舟被誉为“天才音乐指挥家”,而蒋兆华和周玮的速算才能,不也是一种天才的表现吗?
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与生俱来、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因此应该悉心呵护、关爱周玮这样的天才,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和机会。这才是对生命应有的敬畏和尊重的态度,这也才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