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苦心经营下,头条数据触底反弹,眼看着粉丝多了,浏览量也水涨船高,点赞的、催更的也多了,隐隐透出了要“笑傲江湖”的架式。
可我却并不开心,心理问题也适时出现了。
坦诚的说,童年的某些经历为我埋下了很多心理隐患,在我的成长路上它们总不时发作。
“配得感低”就是其一。
“配得感”是你值得拥有某种东西的主观感受。
当一个人配得感不够的时候,他会逃避上天送给他的好东西,金钱就是其中的一种。所以一个人如果不提升配得感,就算他再有能力,或运气再好,也无法拥有财富,因为他的潜意识会驱使他躲开财富。
——黄启团《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
配得感与一个人的自我评判相关,而自我评判最早源于父母、老师、同学等对你的评价,当他们的负面评价慢慢内化为你的一部分时,你就会变成配得感很低的人。
“配得感”低的人有三个特点:
一、面对别人的赞美很不好意思;
二、很在意他人的评价;
三、倾向于自我攻击。
很不幸,我的童年内化了许多负面评价,很小的时候我认为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长大后甚至不可能找到工作、不能结婚生子、不能拥有正常的人生。
成年后我像受到宿命的支配,总是不断放弃、不停开始,心里总有“我不配”的声音在作祟。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目睹父母生活的艰辛,出于对父母的忠诚,他会不好意思、也不敢过得比父母好。
这句话太戳我了,当我是个孩子时就接受了自己“一无是处”的设定,出于对父母的忠诚,我不好意思也不敢违背他们这种“期许”。
比如,小时候我经常被和姐姐对比,姐姐是漂亮的、能干的,我则恰恰相反,直到如今每次回家我都不自觉的穿上最普通的衣服、素面朝天,比平时要邋遢一些,就是为了迎合他们心中固有的印象。
提升个人的配得感有很多种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和解”,与曾经的自己、与父母和解。
靠脸出道的杨超越,曾经被全网嘲讽,认为她不配出道。但她自己却丝毫不受影响,淡定地说:“上帝给了饭碗,我就多吃几口呗。”
换作其他人,或许还会担心饭里有没有毒,万一把碗摔了怎么办。
杨超越就是一个配得感高的人,在她看来,即便业务能力不及格,也打心里笃定好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既然自己有那么多人喜欢,就一定有红的道理。
事实正是如此,配得感越高的人,越容易得到好东西。
凡事多做少想,既然有人喜欢我,那我一定有被人喜欢的道理,不要想那么多,努力干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