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5) 李铮蕾 16 号
《苏东坡传》的第二卷名为“壮年”。这时的苏东坡褪去了科举成功的神采飞扬,但依旧才华熠熠。基于官场的规矩,即便是天纵奇材的苏轼也是要从低级小官做起。他的第一份官职是大理评事。这是一份相对清闲的工作,判官一职并没有多少繁重公务,而日复一日的文书工作又使他厌烦。较多的空闲时间给了他四处游历的机会,游历、生活的日子中尚未卷入政治的中央漩涡的苏东坡留下了不少关于神明和山精野怪的奇闻异事。简单来说,苏东坡政治生涯的初期,过的是较为愉快的。这种轻松的生活在苏东坡丧妻续弦,与弟弟苏子由入京之时结束了。
《苏东坡传》中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去描写苏轼所处的政治集团与王安石所领导的政治集团间的矛盾。被作者林语堂称作是“怪人”的、力主变法的王安石在书中是一个有着糟蹋外表、精神分裂且疑神疑鬼的小人。这可能是为了突出苏轼所持政见的正义性的一种夸张写法,但私以为这样的描述过重。除开两人在政治上的剧烈冲突,在北宋文坛皆为领头人物的两人的精神世界、文学交往却也说得上是惺惺相惜。在王安石趁巧夺权实施新政后,苏轼追随的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变法派和保守派在政治上的矛盾极大。在司马光和范镇在厌恶之下辞去官职之后,苏轼欲写上神宗皇帝万言书辞官,劝诫皇帝勿要再实施新法。这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没有完全动摇神宗实施新法的决心。然而苏东坡任告院权开封府推官之时所出的考题激怒了当权的王安石,遭到罢黜。
罢黜不仅不会消去苏东坡身上耀眼的光芒,反而因本身真挚善良和爱民如子的性格为饱受新政之苦的广大平民百姓谋福祉,缓解了部分的社会矛盾,本人也受到百姓爱戴。这段时期,苏轼的政治生涯不可说得上顺利,毕竟从中央罢黜到地方可是官场上的大失意。但这段略有不顺的政治生涯却给了他更多的接近平民百姓生活,走到民间的机会。天总有不测风云,苏东坡壮年政治生涯中最惊险的一幕,同时也是他人生中遭遇的最大转折点——乌台诗案发生了。
其实此案对苏轼的政治生涯造成的影响主要来源于朝廷上小人的恶意算计。这场恶意的算计差点就要了苏轼的命。小人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不但没有逼死苏轼,反而还用贬黜之地升华了苏轼的文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