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课程回顾(4月28日20:00-22:00,深圳新洲同创汇)
(一)精心准备


(二)细心安排


(三)现场连线


(四)启发开放麦

(五)会后大合影

(六)与田靓老师合影


二、心得分享:
1、启发俱乐部深圳分会场首秀所遇到的问题,我有什么解法?(启发)
银发经济方兴未艾
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启发俱乐部,虽然是在深圳分会场,但是,现场的感觉不亚于北京主会场,除了梁嘉轩主持及田靓等老师的精心准备之外,现场同学间破冰后的互动也让人印象深刻,观点特别鲜明,让我想起来伏尔泰说的:“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罗振宇老师说:“2050年左右,那个时候的中国大概有5亿老人”。这个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催生出了一个更加庞大的老年人服务市场(也叫“银发经济”),就拿大家最关心的养老服务来讲,目前主要有“养老院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三种模式,无论老年人地区不同、身体差异、收入状况多寡等,最后都是会选择这其中之一进行养老,而针对这三种养老的相关服务目前也存在着严重的短板和不足。
例如养老院养老,按5亿老年人的10%计算,就有5000万老年人选择养老院,按每2名老人配置1名护工计算,就至少需要2500万合格的老年人护工,而目前没有专业机构针对老年人护工进行专业培训,“懂老年人护理和医疗护理的合格护工”也会长期存在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那么,从整体上来看,养老院养老在护工的专业性和及时性服务上,是存在隐患的;而对于选择人数最多的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老年人在家发生意外时,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护,从而造成悲剧。
据2018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并死亡(相当于每分钟我们身边就有一个我们的亲人因猝死而离世),而老年人发生猝死的概率则会更大。猝死并不等于死亡,只要我们能及时发现并给于正确的施救(黄金四分钟),那么,有很大可能是能挽救成功的。
长话短说:银发经济方兴未艾。
2、启发俱乐部深圳分会场首秀所给出的思路,还可以用在哪里?(迁移)
滴滴救命
罗振宇老师第32期启发俱乐部叫《发现青春中国》,里面说到了几个关键词:“老龄化、滴滴打老头老太太、外卖小哥和闲暇等”,结合我目前所在的院前急救行业,我有了一个新的创意:“滴滴救命”。
我的“滴滴救命”思路是:为老年人群体佩戴上生命体征穿戴设备,随时监控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如监控发现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异常,将自动报警呼救,如在养老院、或者社区户外,将会把呼救者的相关信息(如定位等)发送给最近的护工、义工、志愿者及其他专业人员,如在老年人自己的家中,将会把呼救者的相关信息(如定位、入户临时密码等)发送给最近的志愿者及其他专业人员。那么,如果我们将所有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社区服务人员等,都培训成为合格的急救志愿者,并在每个小哥的车上都安装上AED(自动除颤仪),我想,我们的老年人朋友,在未来享受安逸、幸福的晚年闲暇时光的同时,再也不用担心,在自身发生意外的时候,难以得到有效的救助了。
滴滴救命1.0版本:自救(发出呼救警报等)
滴滴救命2.0版本:他救(发出呼救警报、指引志愿者等)
滴滴救命3.0版本:互救(发出呼救警报、指引志愿者、指引专业人员、建立线上互动社区等)
滴滴救命4.0版本:互救(发出呼救警报、指引志愿者、指引专业人员、建立线上互动社区、建立线上个人生命健康管理档案-搭建事先干预、事中及时、事后跟踪的全方位生命健康保障体系、建立志愿者培训管理体系等)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