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乐山睡佛与三江守护神 杨乐生

乐山睡佛与三江守护神 杨乐生

作者: 杨乐生 | 来源:发表于2019-11-02 10:24 被阅读0次

“乐山睡佛”与 “三江守护神” 文/杨乐生 若干年前,广东老人潘鸿忠发现了“乐山睡佛”,若干年后,乐山老人杜明银用镜头发现了“三江守护神”。不管是发现“佛”还是看见“神”,都是人们对事物的一次观察,一种联想,一个理念。其中不存在什么“佛”的伟大,也不存在“神”的灵验。 联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深化、一种愿望。它借喻了人们对美好和神圣的朴实情愫,也寄托着人们的追求与梦想。比如,天上的白云,有人看成棉花朵朵,有人读作绵羊只只,也有人会识为海浪涛涛……这只是观察者和联想者的一种思维和角度的差异问,决无认识高低、谁个伟大谁个普通之分! 恕笔者直言,这种联想、这种发现,根本与“伟大”和“惊天动地”无关,它只是一种审美情趣的体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概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笔者这里主要想说的是,杜老先生对“三江守护神”的“思索”(请原谅,我这里想当然地用了“思索”二字),应该是还原于老先生的儿时愿望。老先生从小生活在与“三江守护神”石像一江之隔的杜家场,看多了岷江洪水天的恶浪涛涛,也目睹过许多落水者的悲惨结局。因此,杜老先生从小就希望岷江能天天风平浪静,江水也不再吞噬生命。人力无法胜天,人们唯一的愿望只能是乞求神灵保护。幼小心灵中的种子,于老年摄影作品中萌芽,于是,便有了今天我们欣赏到的“三江守护神”! 加之,善于观察和喜欢“沉”入下层的作风,使杜老先生后又发现了生活中真正的、活脱脱的守护神。这就是麻浩渔村一带的“田三哥”们! 说到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护神,请读者诸君允许笔者啰嗦几句。居住在大佛寺脚下麻浩渔村的田质彬老人,人称“田三哥”,现年七十六岁,田从小长于三江口,水性好,善驾船。老人长年飘浮于烟波浩渺的岷江之上,56年来,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风雨雷电,仗义救落水者30余人,打捞死尸十多具。难能可贵的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老人从不计报酬。田的事迹被杜老先生发现后,杜老誉之为"三江守护神"。头些年,已74岁的“田三哥”,身体仍非常硬朗,性格豁达开通,为了方便救人,洪水天他常常居于船上。 同为发现,乐山睡佛由于媒体的炒作、有关部门的包装,现在虽然“冷”了下来,但曾经的确“火”了一阵。三江守护神,虽然没有过多的炒作和华丽的包装,知之者也并不多,但,至今仍有歌者在吟唱,有文人在抒怀,事隔多年它仍深深地植根在不少乐山文化人、摄影者、音乐人的脑中。个中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后者的接地气和与生活中与真正守护神们自然结合等理念,正是“三江守护神”能够胜前者一筹的根本所在。 (1300字) 2019.10.30于成都华西坝。

相关文章

  • “乐山睡佛”与“三江守护神”杨乐生

    “乐山睡佛”与“三江守护神”文/杨乐生 若干年前,广东老人潘鸿忠发现了“乐山睡佛”,若干年后,乐山老人...

  • 乐山睡佛与三江守护神 杨乐生

    “乐山睡佛”与“三江守护神”文/杨乐生 若干年前,广东老人潘鸿忠发现了“乐山睡佛”,若干年后,乐山老人...

  • 乐山乐生

    乐山乐生(打油) 文/杨乐生 飞来两张稿费单,一曰乐生一乐山。 称呼啥子无所谓,难在无法取稿费。 余实在束手无策,...

  • 冬至乐山 杨乐生

    冬至乐山(打油)杨乐生雾裹楼盘霾遮山,汽车霸占斑竹湾。正午丝丝冬日光,疑是春风融严霜。腊梅初绽乌尤寺,花仙乔妆抖姿...

  • 乐山这座城 杨乐生

    乐山这座城 杨乐生 生于乐山城,长于乐山城,届指已近七十。不敢说这座城是我的,但绝对敢说我是这座城的。 上世纪南方...

  • 拜乐山大佛

    拜乐山大佛 正月二十到乐山,东方佛都先参观。乐山大佛相毗邻,拜佛登上凌云殿。乐山大佛三江交汇点岷江、青衣江、大...

  •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参观乐山大佛,被他的伟岸震撼,但更被震撼的是他面前流过的三江汇流。 佛给江带来了庇佑,江给佛带来了灵气。 三江流过...

  • 乐山大佛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当然,此乐山非彼乐山,而是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的乐山市。 山是一座佛,佛是...

  • 关于“小事”“大事” 杨乐生

    关于拙作《方成:在乐山读“武大”的日子》发表前的一件“小事”与发表后的“多事” 文/杨乐生 2004年6...

  • 叶圣陶眼中的乐山

    叶圣陶眼中的乐山文:杨乐生 抗战期间,叶圣陶在乐山待了很长一段日子。叶圣陶先在中学任教,后在国立武汉大学担任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山睡佛与三江守护神 杨乐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yc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