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由写作群第二期第十篇作业。
大约一年前,Eric将他们学院创始人Bennet Wong和 Jock Mckeen所著的《懂得爱》送给我。Eric在我们演讲俱乐部很受欢迎,他的温暖,细腻,觉察和交流表达里的同理心,很容易让人感觉亲近。那本书封面素净醒目,我很快读完,觉得十分受启发,又自己买来几本送给亲人和朋友。我小时就有对哲学的兴趣,由于自身以及环境的限制,很多年前就停止了在这一方面做深入的学习。从那本书里,我窥见心理学与哲学在某些层面的一致,也发现从两位老人对东方文化哲学的运用中,我产生更多了解中国哲学体系的动力,接着很快读完以前不能静心去读的《道德经》。这一个月来,我在学习两位老人家合著的最后一本书《存乎一心》,读英文版最大的好处是,似乎与老人家在直接交流,完全不会有译本里译者的影子。目前只读完近一半,书中详细地列出他们来自于中西方的重要精神资源,以及它们对海文思想的贡献和影响。他们在序中强调"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启发式而非说教,让人们找到他们自己想要的。”“……有许多书会对大家热切关注的问题提供一个通俗直接的答案;如果在表达我们的想法时,能做到不去“开药方”或给出一些简单答案的话,我们的初衷方得以实现”。我留意到在《巨婴国》的序中,提到类似的一句话。“……心灵自由的学问,它告诉你是什么和为什么,从不告诉你该怎么做。这也是鉴定一门学科的金标准…”。从他们的强调里,都看得出对个人生命自由选择的尊重。
我与海文,心灵自由的选择去年十月份,我参与了海文学院在北京原乡举行的第一届心身医学高峰论坛,作为志愿者翻译的我们跟入会的外国专家有很直接的交流。“心身”在英文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psychosomatic, 一种是mind-body。我们的理解是前者更倾向于正统医学体系,后者更偏向心身灵成长方面。论坛做主题演讲的专家也分两类,一类是心身医学协会的专家(如杜克大学的威廉夫妇)。一类是全人中心(芬得霍恩社区、布莱顿布什社区)和心身灵领域的专家(如预兆与洞察力基金会主席Paulo、印度阿唷吠陀专家Arora、澳大利亚音乐家EDO,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学者Ludwig)。在近一周的东方与西方的碰撞,跨文化、跨学科的交流中,会议融汇贯通,为提升人类对幸福健康的心身意识开启了新的旅程。会议既有科学客观的学术演讲,也有瑜伽、太极、冥想、身体的工作坊。我从会议前期远程翻译专家的PPT到现场跟进会议结束,得到了极大的滋养。而作为主办方的海文心理学院,以更大的能量吸引着我。它的体系中有对爱、生命与健康的积极思索与态度,提倡要懂得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主动参与自己的生命之旅。而且海文体系有实用的工具可以帮我们去练习和创造与人,与世界的亲密关系。
当我回来带着兴奋与小姑聊到我的收获时,小姑以过来人的关爱之心,表达她对心身灵领域依然存在的某些顾虑,并交待我,如果想开始心灵成长修行的旅程,最好还是从正统的儒、释、道开始。她提及她见过的某个修行中心,一堆人在一起哭天喊地,实在不能苟同。而Eric也对我说,找到正确的平台很重要,鉴别有品质的老师与胡乱吹嘘的神棍的能力需要培养,否则心灵成长会变得盲目,危险。昨天读到《灵修:另一个向度的人》时,我也一并搜了文中提到的那两篇文艺青年的文章看了。受社交媒体的影响,一些不负责任的文章,很容易被疯传。类似于,伪中医害死了人,就说中医无用,要废除中医的做法一样,是武断的。虽偶尔有朋友戏称我是文艺青年,用那文中的标准,我还真算不上,因为卫慧我没读过,安妮宝贝我也没读过。上次听课时,有老师提到, 荣格说对心灵成长的密切关注一般发生在40到45岁之间,那时物质层面的需求建立好了,人开始反思生命。与中国的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正好契合。这样看来心灵修行其实是成长中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如果物质条件稳定,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投入精力学习一些身心觉察的方法,会是一件非常有益于成长的功课。
“许多人从来没有完全释放自己,释放他们最深层的人性。他们活在表层,然而人性的土壤实在太肥沃,所以即便是这薄薄的表层都能生长出微量的作物,让人误以为这样就是真正的活着了……”。
心身灵成长的探索,于我而言,是一次释放自己,活出自己的旅程。有人问,修行何时可止?有人答:修行时,最初,看山是山,然后,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在这样的循环里,修的不是过去,不是未来,不是现在。修的是每个当下。“Man creates what he is." 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把灵修当成一种途径、方法或者工具,当然有用好或用得不恰当的时候,真正核心的问题是,通过灵修,我们在创造什么?是权力?欲望?金钱?还是实现和超越自己。而在每一个当下的觉察里,我们即是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