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北起杭州,南至中南半岛边界,全长3050英里,占中国5360英里海岸线的57%。岛屿罗列,岬角、入水口及港湾交错,形成了曲曲折折、凹凸有致的海岸。仅浙江省就有海岛1806个,再加上福建省的599个海岛和广东省的540个海岛,东南沿海共有2945个海岛,约占中国海岛总数的四分之三。中国有62个避风锚地,其中47个位于东南沿海,4个位于台湾和澎湖列岛。
天然港口能否发展成港口城市,主要取决于其与内陆的距离远近。港口发展需要便捷、经济的交通条件。山东和辽东有一些不错的港口,但它们缺少通往内陆地区的河道,因此无法繁荣兴盛。东南沿海的一些港口也有类似的缺陷,它们与内陆的联系被南岭山脉阻断,且河道太短,水流太急,无法将人和货物运输到太远的内陆地区。
在中国的海岸上,条件最好的港口并不一定都能发展成为卓越的港口城市,而兴旺的港口城市也不一定是条件优越的港口。广州位于三江汇合处,是中国最古老的海港城市之一。
通过河道,广州向西可到广西,向北可达湖南;穿过唐朝时期修建的南岭古道则可至江西。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发展成了繁荣的港口城市。12世纪时,位于今日上海的华亭港开埠后日渐繁荣,取代了扬州的位置。上海的商人最远能到内陆地区的四川进行贸易。天津在元代被称为直沽。南方的漕粮和海外的舶来品分别通过漕运和海运北上,必须经过天津,才能到达忽必烈和永乐皇帝所在的京师,天津因而慢慢成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和枢纽。广州、扬州、上海和天津都需要时常疏浚河道,才能保持港口的畅通。
这些通过河道深入中国内陆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沿海最具战略意义的地区。上海附近绵延百里的长江出海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兵家必争之地。该地区不仅是进入中国内陆的门户,流经此处的京杭大运河也是南北运输的交通要道。纵观历史,要想控制中国,必先控制此区域。任何争夺该地区控制权的战争通常都爆发在长江以北及淮河流域,但结果都不可避免地以长江下游的水战定输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南方地形丰富,气候较为温暖。该地区的人民思想开明,敏于行动,想象力丰富,进取心强,头脑灵活,富有冒险精神,并能付诸行动,天生适合从事商业和航海事业。通常,“广州”和“商人”,“宁波”和“海员”,“福建”和“水师”,这些词都是联系在一块儿的。理论上,中国东南地区的沿海省份无法维持庞大的人口规模,因为浙江省和福建省有90%的区域是山地,但它们在元代却是全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
南方的自然条件也是促使南方人出海活动的因素。东南沿海的各个地区被山脉阻隔,因此海上交通是最便捷的方式。沿海地带和北方行政中心之间的联系则更为困难。在100年前,即使是装备最精良的官府驿使,步行至少要56天,骑马也要至少32天才能从广州到达1900英里之外的北京。大多数普通的旅客一般需要花4到6个月的时间完成这段旅程。然而在1000多年前,那些时常出入中国海域的阿拉伯船只,即使是装备最差的,也只需22天就能从广州经由新加坡海峡到达爪哇岛。这段路程同样为1900英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