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屹论·摄影》
爱摄群专辑/第一季~第51篇
图:凤凰 文:毕屹
喜欢摄影的人,也应该喜欢电影,因为它们都是一类的事物,前者是静态的画面,后者则是许许多多静态画面的连续播放。
虽然摄影和电影的题材都是包罗万象的,但摄影属于瞬间的艺术,用一幅照片来表达主题。而电影则是靠一个故事来把内容串起,用N帧照片来展现来龙去脉。
那可不可以用一张照片来讲述一段故事呢?很难。需要配以文字来辅助讲解,才有可能有一个大致的轮廓。而组图相对好一些,通过一组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内容不同,但逻辑上相连的照片,再配以简短文字,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微缩的,类似电影的图片小故事。
可只看一幅照片,就没有一点可能产生故事性吗?答案是:能。但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摄影师是一个善于创造“冲突”的人。这个冲突就类似于电影里的矛盾冲突,没有这种矛盾冲突的营造,电影将平淡乏味,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才会吸引观众。
第二:观众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这个想象力来自观众自身右脑的发达程度,因为右脑发达的人空间想象能力极强,对艺术的感悟力和创造力也会很强。也就是说,他可以理解和感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一种艺术的火花在脑海中得以激烈碰撞。
这幅作品,就属于一张故事性极强的照片。画面表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贸市场,早起的人们正在购物买菜。
画面中有三个真实的人和一个虚幻的影。这三个人从远及近分别是低头挑选商品的顾客,推车从此经过的顾客,以及正在整理摊位的老板。这三个人虽然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又是真实的,富有层次的,但却只是陪体。
而主体,则是画面下方的那个提着袋子向这边走来的女性,在农贸市场摊位屋顶间的一丝缝隙中,阳光斜洒,如一道舞台上的追光灯,将她的身影,照的是那么清晰而修长。
这一瞬间的摄取,极具特色,对比强烈,明与暗,阴与阳,小与大,近与远,虚幻与真实,精彩与平淡……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女间谍,在嘈杂喧闹的农贸市场,正准备和她的同伙接头。又似乎走来了一个孤魂野鬼,在人群中肆意穿行,没有人能看到她,只有一个影子在地面不断徘徊……
一幅照片,真的能讲一个故事吗?这故事情节,一半儿来自摄影师的精心设计。而另一半儿,则完全是观众自己,内心的想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