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群里有一个小伙伴在问:"我们写作需要去读书吗?“得到肯定答复后,这个小伙伴接着问:”可是读书读完以后根据就记不住,怎么去运用书里的内容呢?“
相信我们心里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有人一年读50本书,还可以记住书里的精彩内容,并且信手拈来,文章中金句不断。而自己每年读4.5本书,读完却什么印象也没有
说的这,就不得不提到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根据他自己读书精进之路总结出来的。奥野宣之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他的读书笔记方法更是得到很多人的追捧。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主要就是解决我们刚才聊到的问题——如何有效的将书本的内容记住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会指导你用好一个笔记本(没错,就是一个!)并通过规划、梳理,让你学习怎样选书、购书,怎样读书,怎样记住书籍内容并加以活用,然后将这些做法转化为实用、可持续的属于你自己的技巧。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我们知道只有主动去阅读我们才能更好了解书里面的内容。这本书提到的方法就是主动阅读的一种,通过这种方法,让你读书效率加倍。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中作者总述了只用一个普通笔记本就可以管理好我们的阅读知识。作者提到将所有的知识都统一记录在一个本子上,让信息一元化。这种方法方便我们日后查询我们的记录。作者也明确的指出选书,购书,读书,活用才是读一本书的完整过程。而这些过程只需要一个笔记本就能记录。
接下来的第二章,作者详细的给读者介绍如何去选书,如何去购书。如何选书是笔记本的第一步,作者认为选书应该更加主动,才会真正读到的一本好书。
通过整理将广告推荐的书、书籍里推荐的书、他人推荐的书都记录在笔记本的购书清单里,然后拿着购书清单去实体店铺去买书。作者提到了去书店可以让我们在买书的时候更加理智。
其实我觉得现在电商购书比线下更有优势。当然不是建议去盲目的买,在选书上我们还是要下功夫的。可以通过看书评、某个领悟中专业人士的推荐、或者直接去豆瓣搜索确定自己想要的书单。然后在电商购买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
讲完选书和购书,第三章作者主要是介绍如何用一个笔记本记录读书。这个章节介绍了两种笔记方法。
一、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应该在书籍读完后,根据阅读中的标记,有系统的选择、斟酌去记,去记住那些真正影响你的句子和观点,然后再写下你自己的思考。这就是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这种笔记法强调了摘抄金句和记住你当下主观评论的重要性。就像葱鲔火锅中,大葱和金枪鱼一样,缺一不可。
这种笔记方法是非常耗费时间精力的,但如果读到一本好书,记录作者“金句”的同时,也是再和作者进行了探讨。无论作者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这种细致的读书笔记方法都会让你在读书时变得更加主动。
其实现在我们在阅读很多书籍的时候,都是要去考虑书籍的背景,然后有目的的去接受一本书的知识。而作者提到的这种笔记方法就是可以让我们多思考,将书里的内容转化成适合我们的知识,这才是读书最终的目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没有自己的思考,再好的观点也是别人的。
二、剪报式读书笔记
剪报式读书笔记也是贴出来的笔记,可以将书的腰封,书签等和书籍相关的知识贴上,也可以将书籍中值得你思考的某一个段落复印或裁剪后贴到笔记本上。
这样的读书笔记也是一种和书籍交流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笔记法也要和自己的感想结合才算完整。
这个笔记法让我想到了李熬的读书方法,李熬曾在一个节目上说:“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那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类别分开来。那背面有用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整理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分类存留。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
奥野宣之和李熬都认为好的读书体验比书本更加重要,将一本书内化成自己的智慧就是读书的最终目的。
在知道如何选书、购书、读书的步骤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第四章主要讲解如何将读书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知识,活学活用。
那如何去活用呢?
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重新讲解给别人听,重读读书笔记,养成重读笔记的习惯,记录重读时你的思想变化。在这一系列动作中,一本书的精华已经无形中融入你的思想。这是一般的读书无法比拟的效果。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读完一本书都是一个问题,更何况去反复看一本书。我们之所以记不住内容的原因就是没有时间去”温故而知新“。
再好的书,很难会去拿起第二遍,所以当拿到一本好书的时候,真的可以去试试作者的这个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去认真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
包括我们现在学习的很多网课,听书,都可以尝试用这个笔记方法去记录。根据二八法则,一本书、一节课精彩内容也就是那么点,花时间记录,重复去看精彩的内容是不是要比重听一边节省时间呢?
关于重读的必要性,当我们重读笔记时候,也许我们已经换了一种思想,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变得不一样,所以重读并重新记录当下的感想会让一本书更深入的揉进你的思想里。
关于重读有不一样思考这里,我自己也曾经对一本小说有过同样的感觉。第一次读《无声告白》的时候,我的孩子还没有很多学业问题,我也从未在学业上给她施加压力。当时我的关注点是书中的父母,我更多的是看到父母那种嘴上不在意,心里却觉得自己与周围人格格不如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无时不在,包括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
那个时候只为莉迪亚的死感到惋惜,却不曾深入的去考虑莉迪亚为什么会去自尽。
而当我的孩子上了二年级,我开始担忧她的学业,不自觉的去给她买了很多辅导材料。每个平凡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不是吗?
在这个时间段我重读了《无声告白》那本书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强加于孩子身上的梦想”、“一味迎合父母的孩子”、“自卑与超越”、“成为自己”,这些内容一直都在书里,而我是在重读之后才更理解书里的内容,才看到更多警醒自己的细节,才理解莉迪亚为什么走向湖边自杀。
这是一本小说,闲暇时再读一遍也用不了多久。可是关于一些工具书,哲言书这些书如果在读书的时候不去记录,我们还会有重读的机会吗?
再回到写作课的小伙伴的问题,读书、读好书是写作的重要环节,读书是写作的灵感库。
当我们读一本书不去记录和自己有共鸣的地方。在写作时这些灵感就会若有若无的出现,而我们却总不是想不起是哪本书带来的感觉。
所以,读书不是我们记不住内容,而是我们没有为想要记住去做好准备。
这本书分享的方法很简单,但坚持下去,量变就会产生质的飞跃。相信你的思想会和书籍碰撞出更多精彩的火花。“以书为媒,创造自己的思想舞台”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前提你要去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