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互联网运营者,如果你还是一味的不关心产品,那么你必将会被你的产品所抛弃。
今天很意外,当菜头先生打开企鹅号的时候,收到了一封来自腾讯的邀请。现在菜头先生可以邀请6位内容创作的爱好者快速的入驻企鹅平台。其实菜头先生倒不是看重其资格,菜头先生更看中的是企鹅号平台确实在运营策略上和产品设计本身做了完美的结合。
互联网经历了从内容到流量,再从流量回到内容,如此循环反复的过程。如果说初期的互联网,人们是因为好奇而不断去尝试互联网产品的话;那么现在如此精明的我们,确实不会为了好奇而去随意的尝试某种产品。我们更需要的是这个互联网产品确实能解决我们的痛点。当然,想要在浩如烟海的产品中独独挑选你,确实很不容易。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拿钱去买流量,不断的拿出高额的资金去补贴用户。这样确实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海量用户,但是如果不能形成二次转化,悲惨就可想而知了。记得有一次和产品经理聊天,他们就说到2015年的时候,很多P2P平台为了吸引到用户,拼命的拿钱去购买流量,甚至每个普通注册用户的成本都高达2000元。结果最后有的撑不住了,跑的跑,欠的欠,确实让很多人无奈。
那么针对这种问题,真的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吗?答案在菜头先生这里肯定是否定的。我们回到文章最开始的话题,就拿企鹅号的“伯乐计划”来说。其就是利用了内容创业者之间行内熟人的关系进行产品设计的,从而形成了产品用户本身的自传播。那么到底该怎样运营才能把策略和产品相结合,让产品自传播呢?
第一、更多的利用圈内优势
我们已经过了好奇的年代了,很少有能打动我的,除了我认可的熟人。从企鹅号“伯乐计划”的邀请链接生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只有你熟悉的人才会把自己的身份证号、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给你的。那么这样的做好的好处在于,熟人单次的转化率是最高的。因为,圈内的熟人往往在信任度和互动度上是最高的。
第二、产品和运营本来就是一回事,产品让运营活动结束了大字报时代
未来能够在产品届或者运营行站住脚的肯定是那些既懂运营又懂产品的人。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将会越来越丰富,产品的分类也将越来越细化。当我们设计的产品的时候,不能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基础功能了。比如做一个内容创作的平台,如果说仅仅做了可以发布文章的功能。你将很快被竞品给打败,只有在产品最原始的设计中注入运营的基因才会使得产品更有生命力。运营的基因就是传播,如果只是在产品设计好了,单纯的靠着运营人员去硬推,这样不管是在成本还是在转化上都不是不理想的。
如果说在产品设计初期加上运营的基因,那么效果就大大不一样了。最简单的就是加一个分享按钮嘛,高级一点的就如伯乐计划中加入熟人圈的邀请机制。还比如微信在最开始推广的时候,利用打飞机排行榜的设计。让好的产品和信息在熟人圈内进行传播,同时加入用户等级体系进入,让用户本身在传播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更加积极传播,这就是产品的良性循环。如此,可能不需要多少成本就可以获得很多优质的用户了。
作者介绍:
菜頭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