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2:合理使用题海战术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2:合理使用题海战术

作者: 一句话神评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06:10 被阅读0次


    和死记硬背一样,题海战术近些年来也饱受争议。题海,说明数量多,战术,代表有方法。明明是有方法的多加练习,也因为大多数人运用不当、效果不佳而弃之如敝履。从众的心理、看不到真正的原因,导致人们一再犯错。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共读《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今天的阅读主题是学生如何习得技能,题海战术是否有用。根据这个主题,请阅读P68-114。

    01

    刚开始学习驾驶时,人们都有手忙脚乱的时候,因为不熟悉。车况、路况和自己掌握的熟练程度,都会影响开车状况。从一开始全神贯注都不一定能开得好,到后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驾轻就熟,这中间经历了什么呢?

    大脑进行思考时,有一个叫做工作记忆的空间,培训会把从环境中接受到的信息放在这里进行贮存和加工。比如,当你想要回答“蝴蝶和蜻蜓哪里相似”时,关于这两种昆虫的思考都停留在工作记里,让你寻找对于问题可能有用的比较点。

    工作记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空间有限。如果你同时放入太多信息,你就会失去正在思考的线索。而且,因为空间有限,如果你放入的信息不及时处理,后面也非常容易忘记,这类放在这里的记忆或内容,也叫短期记忆。 

    一旦新信息涌入,旧信息就要腾出空间来。比如,上一秒你可能在蜻蜓和蝴蝶的问题,下一秒却因为一个手机提示音打断,你就切换到手机提示音上去了,把前者抛诸脑后了。等你回过神来再思考前面的问题时,你需要再将前面已经走过的过程再走一遍,你无法一心二用。

    不过,在工作记忆区被短暂思考过后的内容,有一些不会完全被新信息所替代。比如你可能已经得出“蜻蜓和蝴蝶都会飞”这个结论,等你再回来思考这个问题时,它就蹦出来了。这些经由工作记忆而形成、可以被随时拿来用的经验或结论,我们称之为长期记忆。它的空间更大,相当于我们的思想仓库,但有些内容又很难被觉察到。它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来出来用,或者拿到工作记忆区供再加工改进。只有当你用它时,它才有可能浮现在意识里。

    02

    明白了大脑思考的过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大脑是如何偷懒的:凡是长期记忆里能找到现成答案的,那就拿来解决问题。没有经验可循的,只要跟问题相关,就单独拎出来,再到外界环境中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组合和改进,直到找出新的解决办法。

    象棋高手之所以总能出奇制胜,是因为大脑曾经进行过大量练习,使他们长期记忆里储存了很多棋谱,这些现存的经验和结论,能在下棋过程中被快速检索,指导其确定落棋的范围,然后才开始更复杂的思考和对弈过程。 

    学习新知识都遵循这个规律,大脑必须依赖现有的知识,加上一些临时的外界的变化条件,时常思考才能更新已有知识库。这也是题海的存在意义。通过大量的练习,检验和更新已经掌握的知识,达到巩固的目的。

    心理学家把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指暂时难以掌握的知识;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即高出自己现有能力水平,但又不能超出能力水平太多的范围。

    刻意练习,就是走出舒适区,在学习区进行有目的的练习。题海战术里的术就体现在这里了,它是针对你不熟练的知识点进行练习,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重复练习中,不断夯实基础,扩大处于“舒适区”的知识,并不断向外扩张将恐慌区的知识一点一点“挪”到“舒适区”。

    03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题海战术不适全一门学科的初学者。它适用于复习和冲刺阶段,建立在知识点已经充分理解,需要辩证解题的情形。

    举个例子,一个没有理解数的含义的学生,你让他不停地做算术题,以期通过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这就是逼学生死记硬背、曲解题海战术的示例了。

    换句话说,题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解决问题,通过考试取得高分,是建立在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但不能帮助学生真正学会什么。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有其适用情况,题海战术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靠谱方法,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不用刻意褒贬。题海战术是有用的,关键是大家怎么用。如何利用题海战术,即刻意练习这个法宝,书中有详细方法,大家可以自行查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2:合理使用题海战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nd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