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做时间的朋友》之学会思考

《做时间的朋友》之学会思考

作者: 郡雨洁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08:16 被阅读49次
    来自网络

    当我们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小满:我要做……

    小新:那么做有什么好处?

    小满:呃……那你说有什么坏处?

    小新:……

    小满:那就这么定了!

    “人类的潜能是无穷的,只要吃我们这个产品,活到200岁不是梦!”

    “扯淡,我还真没见过能活200岁的人!”

    “你没见过就没有啊?你得找遍全世界才能证明没有!”

    “举证责任“”你懂吗?

    学会正确思考?

    《跳出思维的陷阱》是一本书的名字,英文书名是《think to win》,作者是美国哲学家兼逻辑学家塞尔瓦多·康纳沃。

    书里讲了很多关于辨析和跳出逻辑思维误区的方法,和《把时间当作朋友》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说,跳出思维的陷阱,学会正确的思考,有几个关键的准则要坚持。

    第一,正确思考的前提是坚持正确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我们的思考是有益还是无用甚至有害的。在进行任何领域的工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该领域的基本概念。

    而更重要的是,不要用“我认为”去替代“定义”。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人们总是盲目而莫名其妙地建立起某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即使这些观念与我们的科学常识完全相悖,人们还是以这些观念作为思考的前提。

    比如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减肥机构都在宣传人的肥胖是因为酸性体质导致的体湿体寒,而从小脚老太太到女博士都在相信这些宣传,并且把酸性体质当作一个真理,却完全不顾人的消化液——比如胃酸必须是酸的这一基本概念。

    (正确的酸性体质,是人体整体偏酸性,但是与健康无关,很多运动员都是酸性体质,但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机能都是人类中最为优秀的)

    第二,正确思考要坚持正确的逻辑关系。逻辑,并不复杂,但坚持正确的逻辑,这有点难。

    首先,是因果关系:简单的“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1)A不一定是B的理由;(2)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3)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这看似没什么用,但是请记住,坚持正确的因果关系,是正确思考,不落入思维陷阱的前提。

    比如“以偏概全”就是最为常见的逻辑错误:“XX决定一切”。好口才决定人生的成功,然后就是全篇文章举例,说明某个有口才的人如何成为人生赢家。但从命题来分析:原命题是“有好口才会成功”,逆否命题是“不成功是因为没有好口才”,这显然是错误的。

    这也是心灵鸡汤或者成功学不靠谱的原因,只讲求把某个技巧练好就可以成为人生赢家。但其实这仅仅是技巧,人的本身并没有进步,更不用说成长与进化。在原地的表面变化,仅仅只能是速效药。也就是说,这样的因果关系不是必然的。

    还有一个有趣的逻辑陷阱,叫“张冠李戴”。

    “今天考试考的好,都是因为吃了1根油条,2颗鸡蛋(100分)”,这是非常好分辨的一个例子,考试考得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与早点吃什么没有根本的联系。

    但是在心灵鸡汤文或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张冠李戴”的逻辑关系错误:有很多所谓的成功学书籍里曾提到这样一个例子:把字母A到Z分别编上1到26的分数(即A=1,B=2……Z=26),然后你的知识(knowledge)=96,你的努力(hardwork)=98,你的态度(attitude)才是你生命的全部,因为1+20+20=9+20+21+4+5=100,于是得出结论:态度改变一切?

    然而“1根油条2颗鸡蛋”的思维陷阱还没有结束——“安慰剂效应”。

    美国人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两组志愿者,一组给治疗药剂,另一组只给淀粉片,但是两组志愿者都被告知吃的是一样的治疗药剂,而且被详细地说明药剂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给淀粉片一组的志愿者产生疗效和副作用现象的有1/3这么多。这就是“安慰剂”效应。

    对一些人来说,心理暗示也很重要,虽然实际上“然并卵”。

    不论是什么学习方法,都可能有1/3的人由于“安慰剂效应”而宣称自己确实受益。很多人宣称某种工作方法神奇,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确实看到了很多的“成功案例”,却没看到或者忽略了更多的“失败案例”。

    其实,安慰剂效应不单对普通人有效,对我们眼中的“大人物”也一样起作用。所以,“过来人”说的不一定对的要分辨“感悟”与“道理”。

    感悟与道理是完全不同的。道理是普适的,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很多的“感悟”是有局限的,甚至有可能是有偏差的。例如安慰剂效应与幸存者偏差。


    正确的话是有力量的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我们思考的凭借,你在脑中思考问题的时候,肯定是用汉语的语法思维,所以,管理我们的思维语法,可以直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现在,努力让自己忘掉这些句式:

    第一“……本来就是吗?”因为,在生活中,它唯一的作用是给你找借口。

    第二“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当然,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也有很多精彩之处,但从根本上是反人类的,错误中肯定有那么一点点正确,但是错误就是错误,这个句式除了找回一些错误的面子,于事无补。

    第三“要是……就好了”这是用来表达后悔的,但是后悔是最浪费时间而于事无补的,“我要是比尔·盖茨就好了”,但是你不是,你只能通过努力比他更成功。

    所以,正确的思考习惯,可以在正确的语言习惯中慢慢培养,思考,并大声的说出来,用正确的语言习惯去反哺自己的逻辑习惯,让语言的力量带领自己正确的思考。

    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思考,是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也就是所谓方法论。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在学习了如何正确地思考之后,我们还要运用这些思考的方法,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交流。

    我们可以通过交流来理解别人的想法,并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别人,这是一种最为快捷和方便的增长心智的方法。

    就好像常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交流一下,每个人就有两个想法。

    但是真的是两个想法这么简单吗?

    你真的听懂了别人想说的了吗?

    在有效的交流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是在别人的语言中听懂别人的真正想法,而不是你(主观上)想要听到的东西,而这需要思考的力量。

    倾听能力的强弱,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因为倾听能力决定一个人与他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影响着一个人的进步成长速度。

    因为我们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倾听的,我们的大脑在进化中得到了一种拼接能力,即: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

    所以我们往往会以偏概全,可能他说的是“因为A、B、C的相互影响,导致D出现的概率增高”,而我们往往会忽视关键的“相互影响”“概率增高”,留下“因为A、B、C,导致D”的错误印象,甚至因为走神或者其他的原因,忽略了B,进而认为“因为AC,导致D”。

    这就是模式拼接能力的副作用: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并把它看似合理地“拼接”脑补起来。

    所以为了更好地听懂别人的话,首先,要防止先入为主。因为当我们在倾听他人的时候,思考的速度远比诉说者口头表达的速度快得多。当我们听了别人三句话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已经为这个人的谈话定性了,这个人的话对或者错,值得听或者不值得听,而这种定性最终导致我们要么全盘接受他人的话,要么全盘否定他人的话。

    改进的办法也很简单,在倾听的时候,不要过早质疑,不要过早下结论,让人把话说完——插话既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也会导致诉说者无法完整表达自己的意图。

    那么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应该做些什么呢?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三个方向的信息:记录、分析、预期

    记录: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记忆力比自己估计的要差,甚至差很多。我们在倾听的时候,要运用思考来记录诉说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在一些重要的场合(课堂、会议)可以借助辅助工具(笔记、照片、录音)帮助记忆,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分析:运用大脑理顺诉说者表达的逻辑关系,更重要的是“分析”诉说内容中隐藏的信息:如果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所陈述的内容是真的吗”;如果是某些看法,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看法或意见”。

    预期:顺着诉说者的逻辑思维,推测他下一步要说什么(这其实非常重要,会使我们在交流中真正掌握主动)。“预期”将自动集中听者的注意力;其次,它有助于听者正确把握和组织说者论述的内容;最后,它能使听者“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

    我到底该不该说出我想说的话,这是门学问。论语里有句话“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言,失言”。这是说,交流的对象很重要,交流的原则也同样重要,该说的不说,失去朋友,不该说的还要说,自己没面子。

    会说,在交流中很重要,但前提是先搞清楚该不该说。说话要有份量,“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自我评估标准。虽然不情愿,但我还是要承认,这是一个看脸(地位)的世界。你的老板对你说话的时候,你不得不花心思去听,但是当你要说些什么的时候,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该不该说,很多时候,取决于你的位置,如果你一直以来所说的话很靠谱、办的事很牢靠,倾听者愿意信任你,你说的话就会有一定的份量,这也是一种衡量。

    当你作为诉说者想要对方听你说些什么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你在对方心中是什么地位,你的话会不会引起对方的重视,他能不能花一些时间认真听你说点什么。出身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更有份量的话,能让更多、更高地位的人信服的人。

    让交流更有意义

    交流很重要,但让交流有意义,要坚持3个原则。

    第一,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双方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最基本的要求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大概可以总结为7条“。

    1.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能随意作出判断

    2.有了确凿的证据,就算结论令人难以接受也必须接受

    3.错了就要承认并进行改正

    4.对了也好,错了也罢,不许向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对事不对人

    5.谁有道理就听谁的

    6.如果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那就要看谁的理论更站得住脚,谁的理论更实际

    7.如果双方的提案都不好,那么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而不要争执不下”。

    这些是非常普通的原则,却是让我们的交流保持在合理有益范围内,而不沦为抬杠拌嘴的根本。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发现对方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讨论的对象。继续讨论会影响双方的情绪,而且对方已经不在合理的交流范围内,我所表达的都无法被对方客观听取。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也要马上停止讨论,防止自己陷于不理智的境地。

    第二,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道理很简单,但遵守很难。“自以为是”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

    无知是正常的,每个人都应该平静接受它。就像庄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承认无知是开启心智的标志,也是成长进化的开端。如果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有“自以为是”者的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退出讨论。

    第三,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我们应该警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话。当对方这样说的时候,证明对方在讨论中已经听不进正确的解释(即真理),那么最好停止讨论。

    因为,在讨论的时候,我们焦点是围绕着“事实”,而非个人的“看法”,探讨的是真相、数据、事实,而不是“我认为”、“我以为”和“我觉得”。

    在坚持以上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的交流保持着有益的状态。

    让交流对自己的益处扩大化,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正确复述。对方说的,我真的听懂了吗?我的理解是他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吗?我们的理解,往往不见得正确,所以,为了保证沟通的顺利,我们需要在沟通中加入“反馈机制”。

    当我们听对方说完之后,我们应该自觉避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肯定理解对了,不妨套用这个句式“你的意思是……,对吗?”但是,千万不要出现“你的意思是……喽?”这样的讨论往往意味着倾听者的主观臆断,已经没有继续沟通的必要了。

    二是勤于复盘。所谓“复盘”就是把下过的棋再下一遍,分析每一步的得失。交流也是这样,反思我们在交流中的表现,分析讲述者所表达的思想,进而提高我们的见识、认知。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不单是交流,还有自己的方方面面。

    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

    每个人做事情都是先经过思考的,不要嘲笑也不要轻易忽视。思考他人做事的逻辑及原由,能裨补缺漏,让自己思考的更为全面。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的经验是有限的,而且可能在我认知范围内是正确的,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就是错误的。

    思考可以让我们充满力量。思考,并大声说出来,用正确的语言习惯去反哺自己的逻辑习惯,让语言的力量带领自己正确的思考。

    交流是加速获得经验的有效途径。在交流之前,要学会倾听的方法:不要过早质疑,不要过早下结论,应该做的是记录、分析和预期,这样的倾听能够让我们真正听懂对方要表达的。

    说话之前,要清楚自己所说的话的分量,努力做一个说话有分量的人,这样的交流才是有益的。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但是经验是有局限性的,还有一些经验不能快速获得,需要我们耐心等待,这就是积累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时间的朋友》之学会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nk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