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外出到朋友家,路上遇见了些许现象,引起了一些思考,加上后来和朋友聊了些内容,适逢其会,聊聊这个话题,“你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这个词汇因为具体场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身份属性,理论上无法穷尽,这里只是列举自己今日有所思的几种类型,至于说其余类型的人,想来天下间事物从来是“此心同,此理同”,迁移一二就是了。
以下,enjoy it.
1.你愿意成为什么样的路人?
今日乘车时发现隔壁位已经有乘客就做,脚下放着一个小包,手上还有一个大书包,刚好还坐在里边,看着上面放行李的架子显得颇有些为难之情,我便询问道,“你好,需要帮忙把书包放上去吗?”对方很是欣喜,“嗯嗯,谢谢你……”
期间休息去停靠一次,见对方要下车休息,我便又问到“你要把包带下车吗?”对方点头说是,于是我又把包给取下来。
后续,重复以上操作。
下车各奔东西后我在回忆,如果说我以后希望遇见什么样的路人的话,应该也是我这号吧?
哈哈,显得有些抬举自己了,不过道理如是,“成为你希望遇见的人”
2.你愿意成为什么样的朋友?
下车后不久朋友到来,边走边聊天,加之今天上午和在车上都分别和不同的朋友聊了些许成长相关的话题,相对而言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对方提供了些许建议。
路上和朋友聊到过往的一些事情,升起一些感慨,琢磨着之后要如何去优化路径,成为更好的路径。
晚间又遇见小伙伴和朋友线上讲书,第一次参与,全程听完后就每位小伙伴的讲书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还好,没有被认为是废话。吃饭时在想,要是以前的自己,恐怕也算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没办法给到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以上,要说有小节的话,也许可以是如下吧———
如果说没有持续性地成长进步,如何能够在朋友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呢?倘若朋友找到你帮忙,而你只能两手一摊摇摇头时,会觉得十分黯然吧。
3.你愿意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见朋友的路上,刚坐上车,一对母女就上来,母亲手里抱着孩子,小女孩儿提着东西,一前一后就坐。
刚坐上不久,小女孩儿问母亲要手机,说就玩一会儿,母亲没好气地说“就知道玩手机”,然后又说,手机在哪里哪里,小朋友找不到就询问妈妈放在哪里,母亲说“你怎么那么笨,就一个包都不知道在哪里……”
听到这里,我和我前后左右的人都看了一眼那位妈妈,她注意到了就没再说话。
后来路上我在想,等以后我们为人父为人母时,我希望我的孩子遇见什么样的父母呢?至少不会是这样的母亲吧。
人生在世,会扮演很多的不同角色,每种角色要求不同,如果有公共准则,想来就是,“愿你成为你希望遇见的人”
以上,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