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你会看到无尽的牛羊在牧民的照看下悠闲地吃着永远也吃不尽的青草,但是在科尔沁草原的风貌中有着另一番景色那就是放猪。那时除了家家都有自留地外,牧民还可以养自留牛,每家都会养一头以上的母牛用于做奶制品,但是家家更爱养的还是猪,牛是挤奶用的,猪才是吃肉的,所以那时为了让猪更好的成长,每天都会有一人去放猪(把猪赶到草原上),每到清晨,小猪倌会在街头高喊放猪喽,随着猪倌的喊声,各家各户的猪们,冲出猪圈,在街上排着不太整齐的队伍奔向大草原去寻找着各自的美味,傍晚又会随着下工的人们排着队匆匆地往家赶随着小猪倌收猪喽的幺嚯声,在洒满落日余晖的村中主道上,吃得肚子滚圆的小家伙们都会径直的跑回自己的家。炊烟早已升起,下工的人们在自家的院子中洗脸掸衣,孩子在欢笑,主妇们忙着搬桌布饭,村子里充满了勃勃生机,但有时也会有不和谐的声音,记得有一年我们知青也养了一头猪,当地的猪吃熟食,我们不懂天天给他生的吃,当地是圈养,我们是散养,于是知青养的猪类似于现在的野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带给我们很多欢乐,特别是他喜欢让我们给他挠痒,当我们拿着小棍在他的脊背和肚皮上轻轻地挠时,猪会眯缝着眼睛嘴里还哼哼着享受着。(有一次游泰山,在泰山的南天门脚下茶摊旁遇到一只猪在人们的脚下觅食,好多游客吓得纷纷躲起,当猪走到我面前时,我用辅助上山的拐杖,轻轻地刮蹭着它的肚皮,猪很安逸的躺在我脚边歇息,引起了游客的惊喜和好奇)
可更多的时候,猪给我们带来了的是些许的烦恼,人是向往着美味的,猪也如此,特别是知青养的猪是又馋又聪明,常常在我们清晨的朦胧中,猪会猛地拱开我们寝室的门,然后调转屁股头冲着门猪仗人势般的双眼瞪着门外,这时总是是我们的生产队长,拿着被猪啃过的庄稼,气喘吁吁的手指着猪,看着我们气得说不出话,于是我们立即跳下炕,让座、上烟、踹猪:有时在傍晚你会听到在我们那和谐的小村庄(只有三十几户人家)的某一户人家突然会传来一声清脆的吼声,紧接着就会有一位蒙族的大妈左手提着蒙袍的前襟,右手高高地举着烧火棍,在怒吼的蒙骂中冲出家门,在她的前面有一只跑到人家地盘上抢吃猪食被发现落荒而逃的知青养的猪,这时和清晨不同的是它会狂逃到女知青的屋中,然后静静的站在屋中像闯祸的孩子可怜巴巴地望着知青,每当这时,女知青的安抚声会从院中飘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