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试写一篇听书稿

试写一篇听书稿

作者: 狸猫张凌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18:20 被阅读0次

大家好,这里是维库读书,今天要为你解读的课程是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听书稿。这节课就是通过对听书稿写作过程的拆解,帮我们掌握听书稿写作的秘籍,从而写出一篇让合格的文稿,实现自己阅读变现的目的。

那我相信,许多读书人都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同样是读一本书写一篇听书稿,有的人可以一次交稿,就获得编辑的认可,实现自己变现的目的,而自己的听书稿子则一改再改,依然达不到投稿要求。那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

今天这节课的主讲是帅小冰老师,她从2015年就开始做读书产品,曾为得到,喜马拉雅这些头部的知识付费平台写过300多篇的读书稿,所以她深知我们在写读书产品过程中会遇到的大坑和难点,这节课她会从三个方面详细给我们讲解怎么样才能绕开这些陷阱,写出一篇合格的听书稿。

下面,我会从三个方面来给大家分享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它们分别是听书稿的创作心法,听书稿的创作模板以及听书稿的创作技巧。

在电影里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一个主角获得了一本武功秘籍,练就了绝世武功。在这个武功秘籍内往往会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功法口诀,另一部分就是具体招式。其实在我们创作的过程当中,也是有口诀和招式的,口诀就是我们今天讲到的第1部分内容,听书稿的创作心法。

听书稿,是一种以音频加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读书产品。它跟其他阅读产品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呈现方式是通过音频输出。对许多读者来说,听书稿的魅力就在于增加了重叠时间,让人产生价值感,比如我们在上班途中可以听,在健身的时候也可以听,很多宝妈甚至是在做家务的时候也是可以听。

也正因为这样的一种呈现形式,所以对听书稿来说,最重要的创作心法就是要以自然语言进行创作。自然语言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音频语言,或者叫口语。自然语言跟书面语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口语化,因为听书稿并不是照本宣科,一字不差的念书给读者听,而是像朋友面对面的聊天,我今天读到了一本很好的书,想要分享给你。所以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能够很快的拉近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当然在使用自然语言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呢,我们也要避免两个陷阱:作为一个职责读书人,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站到一个权威专家的角度来解读一本书,或者是作为一个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创作的本质就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读者和听众。所以,不要让自己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要有交付的意识。

交付,就是读者把时间交给你,那你要交给读者这本书的精华。这时候我们就要做到一个服务者的姿态,有前倾45度的表达欲。创作一篇听书稿,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在做一个导游,你要巴心巴肺的告诉读者,你听懂了吗,没懂也没有关系,我再给你举一个例子,必须要有这种感觉,要时时的带领和引导读者。

第2个要避开的陷阱就是在创作过程当中使用非线性的表达。一篇好的听说产品,一定会使用线性的表达方式,有开始,有中间,有结尾,就像是河流一样往下淌。讲书稿的起点就是用户心中已有的信息基础,而它的终点就是你要对用户交付的信息。

比如在百科里面我们介绍莎士比亚会这样来说:威廉 莎士比亚,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出生日期:1564年4月23日。出生地:英国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逝世日期:1616年4月23日。逝世地:英国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

在百科里这样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去给读者介绍莎士比亚,会不会让人觉得非常的乏味?那么线性的表达该怎样说呢?大家都知道丘吉尔说过一段话,英国宁可失去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真的这么重要吗?今天我要告诉你的是,莎士比亚比想象中的还要重要……

以上就是今天课程讲的第1部分内容,听书稿创作的心法: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使用自然语言来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有交付的意识,要躬身为读者服务,同时要使用线性的表达方式,让自己的作品流畅自然。有了心法之后呢,我们就要练具体的武功招式了,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第2个部分,听书稿的创作模板。

在创作模板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用小冰老师曾经写过的一篇听书稿作为案例,带领大家一步一步的去拆解文稿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以便让大家可以直接的模仿。

一般来说,一篇讲述稿大多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第1部分的总述又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点题。也就是在文稿的开头要点出自己要讲的是什么书,而且最好是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精髓。比如用《woop思维心理学》这本书作为例子,它的开头是怎样写的呢?

你好,这里是****,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woop思维心理学》,它的副标题叫“开启梦想与成功的秘密”。简单地说,这是一本帮助大家通过有效手段提升行动力,实现愿望的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评价说,“它可以帮助任何年龄段的读者克服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值得一读。

点题之后,接下来就要破题,也就是要使用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故事啊,或者是用一些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目的是为了激发听众的兴趣,让他有意愿听下去。比如: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信誓旦旦地写下新年目标,但刚过一两个月就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搁浅;想和一位心仪已久的对象约会,却总是张不开嘴邀约;腰上的熬肉風积了多年,直到健身卡过期了也没去锻炼几次。我们想让自己的事业往上多走几个台阶,想要拥有满意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身体,但大部分人的美好愿望总是在萌芽阶段就天折,在目标面前经常是再而衰,三而竭。说到底,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你达成所愿呢?

破题之后还需要介绍一下作者,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很多人在介绍作者的时候,会直接从网上去查一下作者介绍,然后照搬上来,这种行为是要坚决杜绝的。因为听书稿就是作者对书籍的二次创作,作为创作者,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非常忌讳直接复制来复制去的,第二,就是在出版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论是从网络上,还是在书的封面上,出版社的介绍中,复制30个字以上,便被视为抄袭。

如果我们对作者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可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特点,还有核心观点。在这里啊,我们其实就是要把话说出来,就是要给读者一个确定感,就是要告诉读者,通过这部分内容你能得到什么。因为在音频的环境下,读者往往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如果你不告诉他能得到什么,他可能就会走掉。

这就是在第一个总述部分需要写三个内容:介绍书,介绍作者以及读这本书能带给读者的好处。

接下来在分述的时候,我们要从书中摘取3~5个分论点来进行论述。为什么是3~5个,不能是两个或者是更多?首先它是符合我们的记忆原理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大脑一次性能记住的东西,最多就是5+-2个,超过5个我们的大脑就会感觉到吃力。而低于三个的时候,又觉得的观点太单薄,撑不起这个主题。

在选择分论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考金字塔原理: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在纵向上每一层都是下一层的概述总结,在横向上每个论点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而在论证的时候,既要紧紧的围绕着论点,要防止文章变得枯燥,所以一般我们都会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

我们再来看一下小冰老师是怎样对分论点进行论述的:

你可能听过这个经典故事。说两个人在沙漠里跋涉,发现身上只有半瓶水了,悲观的人会说“天啊,只剩半瓶水了”,而乐观的人则会说“太好了,还剩半瓶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被鼓励拥有后者的心态。就连著名作家塞缪尔约翰逊都有句名言,“养成凡事往好处看的习惯,比一年赚1000英镜还有价值”。也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谁不更喜欢和那些能激发大家劲头的乐观人士在一起呢?但作者却在书中直接戳破了乐观者必胜这个泡沫,她认为传统观点对乐观主义的鼓吹是有问题的。积极思维并非总有神益,尤其是我们任由乐观的思绪变得信马由疆,失去控制的时候,要知道“想得美”并不等于“做得到”。不信咱们先看两个事实,作者发现,从1933年到2009年这66年里,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对未来的期望越高,其后任期的国内GDP就越低,无一例外。在美国经济衰退期,报纸上的报道越是以乐观的态度鼓励民众,随后一个月里反应经济水平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就会下跌得越厉害。

作者提醒我们,“在高枕无忧地做白日梦之前最好三思”,因为乐观的幻想会使你整个人都处于一种舒适和松弛的状态。一项实验表明当研究人员让女性对自己穿高跟鞋的场景展开6分钟的美好幢景后,她们都感觉轻松了很多,血压降低了2.5至5个单位,相当于吸半支烟达到的效果

著名哲学家休读就曾提出一个假设,说幻想出来的直觉跟真的知觉一样,在今天休模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证实。科学研究发现,在头脑中模拟体育运动也会导致人呼吸和心跳的变化,跟真的参加了体育运动一样。不断幻想享用某种美食的情景,也让你的身体感觉真的吃过,会降低你对这个食物的欲望。

也就是说,幻想能欺骗我们的大脑,让你把没做过的事情当成做过的,对想象中的情景信以为真。这点不难理解,比如当你想着年终奖发下来后痛痛快快买买买的场景,就会像真的得到了这笔钱一样开心。一旦思绪先行一步到达成功彼岸,大脑提前享用了愿望达成后的满足感,我们的行动力就会大打折扣。

那每一个分论点论述完成的时候,都要对这个分论点进行一次小结。也就是我们要写一个过渡段,目的就是要承上启下。即要通过总结回顾,让读者记起刚才的内容,也要以此为起点在引出下面的内容,所以整个过渡段应该流畅自然,千万不要生折硬转。

最后的总述,就是在文章结尾的时候,对全文再做一次总结。再次告诉读者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他能够获得什么,对他有什么样的帮助。比如

以上就是《woop思维心理学》这本书的全部内容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向大家介绍woop思维,我们今天分为了三个部分来对这本书进行解读。在第一部分我们讲了乐观幻想是个陷阱,会让我们变得松懈,行动力不足。在第二部分,我们说了取代乐观幻想的方案就是woop思维。woop思维融合了心理对比和心理意图,是一个激发行动力的强有力武器。在这部分我们重点讲了woop思维的底层原理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在最后一个部分,我们聚焦的是woop在管理个人愿望上的应用和效果,若能在长时间内坚持每天使用woop,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能过上更均衡和有意义的生活。作者在书的最后,将woop比作一只导盲犬,因为当你走进死胡同或者四处碰壁的时候,woop能帮助你找到一条出路。有了woop以后,你再也无需摸索着瞒珊前进,也不会感到孤独,因为你身边有了woop这个忠实的伙伴。你去哪里,它就会跟向哪里,当你思考或做事走向歧途的时候,woop会帮你拉回正轨。

以上就是第2部分——听书稿的创作模板的全部内容,在这一部分我们通过对《woop思维原理》这本书的拆解,详细的了解了听说搞创作的6个部分:点题、破题、作者介绍、内容论述、小结以及全文总结。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听书稿写作过程当中用到的一些创作技巧。概括起来只有4句话:由难到易,把复杂的理论说简单;由高到低,把隐藏在日常生活化的事情背后牛逼的原理说出来;从已知到未知,形成新知识的交付;是非落差,翻转读者的认知。

由难到易就是要把一些专业的术语或者难理解的道理,用很生活化,很日常的一些小词给解释出来。比如虚拟现实这个词,我们就可以把它转化为把在现实当中不存在的东西,做成一部动画片呈现给你。这样一下子就把一个很抽象的名词变成了生动,而有画面感的概念。

有高到低跟由难到易恰好相反,他是说啊,要把一些很日常化,生活化的表达背后的那个原理总结出来,让读者产生一种wow,原来真普通的事情,背后也有这么深刻的道理的感觉。比如我们受到别人夸奖的时候都会觉得那个人说的好像不是自己,心里面有一点的不自在。其实不光是你,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感受,在心理学里有专门的一个词来表达这种感受,就叫冒充者综合症。

从已知到未知,这实际上是我们学习任何新知识的一个必然的过程。就是从别人心里抓住一个已知,告诉他你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从而引申出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比如《菊与刀》这本书,我们都知道日本人有一种武士道精神,在他们的文化里边讲究忠诚,效忠。但实际上嗯,在日本还有另外一种文化,那就是羞耻感文化。

而是非落差,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从反面或者换一个角度,来看一件事情,把读者的认知翻转过去。比如我们通常都会认为乐观积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手段,但是在woop思维里边我们都看到了,积极乐观的思维反而会影响到我们改变一些难以改变的习惯。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全部内容,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解析了该如何写好一篇听书稿,它们分别是:用自然语言去写作,遵循创作模板以及从难到易,从高到低,从已知道未知,是非落差这4个创作技巧。很多人会觉得,写一篇听书稿就像在写一篇缩略的文章,要把整部书所有精华的东西都写出来给读者,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会特别的干,就像一条风干的咸鱼,虽有内容,但吃起来味同嚼蜡,让读者难以下咽。一篇好的听书稿,其实就像是一碟精致的下酒菜,你就是那个掌勺的厨师,要学会在各样的菜里挑选出最好的搭配,经过你自己的调味加工,最后呈现给读者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写完这篇听书稿之后,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缺乏原创性,很多东西实际上就是在照搬老师的原话原文。这也让我对听书稿这个产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看起来写一篇记录稿似乎没那么困难,有模板可依,但想要写出一篇好的作品,想要真正的有自己的见解,非是对这本书有深刻的理解不行,否则真的就是东施效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试写一篇听书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rh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