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应在根特大学攻读博士的儿子之邀,我们夫妇到比利时及其周边几个国家走了一趟。
4月中旬收到儿子发来的邀请函,我即着手办理相关文件,一切都很顺利,5天刚过,比利时广州签证中心就寄回了签批的护照。
在西欧,我们游历了5个国家18个城市。此番行走,让我充分领会了异国他乡的纯美和宁静。所到之处繁华富足,城市美丽静雅,社会秩序井然,人们脸上,普遍挂着祥和、惬意、幸福的笑容。
西欧的美,是绝色的美、高贵的美、纯粹的美,如同诸邦随处可见的玫瑰花那样,雍容富丽、娇艳欲滴、多姿多彩、芬芳满天。
作者在玫瑰花盛开的瑞士乡村布鲁塞尔的早晨
2017年7月3日凌晨1点20分,海航空中客车A330在首都机场腾空而起,11个小时后,飞机将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着陆。
躺在舒适的座椅上,想起了十多年前我在《龙城教育》“新年寄语”里写下的一段话:“我们给你希望,我们注视你一畴田野挥汗如雨沟沟壑壑坚韧劳作;我们给你希望,我们注视你高炉作业汗湿衣背夜宿车间技术改革;我们给你希望,我们注视你蓝天飞过纵横五大洲四大洋拿下项目满载归来;我们给你希望,我们注视你实验室里面包就着白开水收获爱情的同时也收获美好理想……”那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蓝天飞过”的期盼竟会在儿子身上变成现实。2015年,儿子由国家公派,飞过蓝天,到比利时根特大学专修海洋地质学专业……
当地时间早上6时许,飞机开始向下滑行,舷窗外大放光明,掠过眼底的,是比利时原野上的农庄、五颜六色的别墅,以及草地上缓缓移动的牛羊。
飞机落地时,儿子还在赶往机场的路上。微信中他说,根特公交司机一大早闹罢工,原定的时间赶不上了,要我们在到达厅里休息等候。
进入7月,欧盟各国开始陆续放假,来比利时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的人日渐增多。接机的等候在栅栏外,见亲友走出站口,便迎上去,拥抱、行贴面礼。一位长袍加身,布巾裹头的老太太,等来了3个半大不小的孩子。老太太弯下腰去,拥着稍大点也一身同样着装的女孩贴了三次面。“grandma!”(外祖母)跟在女孩后面的小男孩喊了一声,便争着要扑进老太太怀里。慈祥的老人轻抚两个男孩的头发,牵起他们往外走。这些年,中东、北非地区大量的难民涌向欧洲,他们在接受欧洲人道主义救助的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两年多没见面了的儿子,从我们不经意的那一端过来了。毕竟是母亲,我注意到妻子眼眶红了一下。儿子笑嘻嘻问过好,拉起我们的行李箱往外走,下到一楼公交车场,他说先到市内看看,然后再回根特。
布鲁塞尔的早晨,气温很低,但阳光充足。骄阳下,布鲁塞尔广场周围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建筑物,熠熠生辉。广场地面,清一色镶嵌着小方块花岗石,石块组合成的图案,与四周的建筑浑然一体,透着欧洲的古典韵味,令人恍若置身于中世纪。儿子说,如果赶巧,可以见到国王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儿子指着对面市政厅二楼一间嵌着红色玻璃的房间道,雨果在那住过,他称这广场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而一楼那间咖啡厅,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就诞生在那里。
广场南面一条街全是面包和巧克力店,令人垂涎的醇香填满整条街巷。比利时人不但懂得生活,更精通艺术,街边、窗口全都摆放着盛开的玫瑰;每个店铺的橱窗,都是一幅精美的立体画,里边陈列着麦秸、麦穗编织成的艺术品,其意显然是在告知人们面包和巧克力是怎么来的。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里说:“没有农场的人往往面临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是认为早餐都是从杂货店买来的,二是认为只要有火炉就会暖和。要避免第一种危险就得开个菜园,位置最好是四周没有杂货店的地方,以免令事态变得复杂。”
西方教育,就是这样的直观形象。
撒尿小孩于廉的铜像令我精神陡然一振。小于廉的故事早已熟知,如今在他的家乡亲睹他那俏皮可爱的模样,自然很激动。14世纪那个早晨,入侵者要炸毁布鲁塞尔,小于廉情急生智,撒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索,从而拯救了这座城市。比利时人民视小于廉为骄傲、自豪,给他塑了这尊铜像。从此,小于廉就以他经典的姿势站在这里,接受人们的欢呼、膜拜。世界各国官员、大使造访比利时,都会制作一套衣服送给他。中国送的,是一套汉服、一套太空服和一套解放军军装。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倒了的柏林墙被制成纪念品出售,据说供不应求。今天的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博物馆大楼前,就矗立着一块柏林墙断垣。这样的残墙在莫斯科萨哈罗夫中心花园里也有一块。萨哈罗夫中心主任娜塔莉亚说:“它代表着一种与众不同的自由之美。它提醒着我们,自由也意味着要承担责任。遗憾的是,我们对此理解得晚了一些。”
开往根特的列车上,人们安详地休息、看书、读报。车窗外,匆匆掠过的,是洒满阳光的麦田、草地、树林和房屋,以及在阳光下翩翩起飞的鸽群。布鲁塞尔的早晨,宁静、温馨而又迷人。
独特的根特
若不是儿子来此留学,我根本就无从知道欧洲有个根特。当然,我所不知道,还远不止于此。根特是个美丽的地方,若论气候的温和舒适、街道的整洁干净、交通的快捷便利、生活的闲适安逸,根特不让欧洲任何一个城市。
作者在根特古风浩荡的根特,人口不过30万,却拥有两所大学:世界百强的根特大学、偏重人文的荷兰语言和文学学院。两所大学在校师生,就超过6万人。此外,许多欧洲知名学者、文化名人,也都选择在此居住,根特因此而更加根深叶茂,特立于世。
1817年成立的根特大学,今年迎来了两百年华诞,庆典的宣传专题片,丰华富丽,感人至深。根大有130多个系、11个学院、5个博士学校,这些教学机构分布在市内各区域,学校建筑除标有校徽外,和其他楼房再无差别,校区没有任何围栏,谁都可以自由出入。目前,根特大学在校生约4万余人,其中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达1400多人。作为世界十大最佳研究中心之一,根特大学在医学、生物学、海洋学、欧洲法律、现代哲学、人工智能和基因培植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
根特的基础教育,与我国有颇多相似之处。小孩三个月到两岁半,可以上托儿所,两岁半以上就得上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幼儿园,到了6岁,就该上小学了。根特教育部门对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是要进行学校分配的。其分配学校原则大体是:就近入学、孩子的实际情况、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语言环境以及其它的一些因素,比如哥姐已经入读某校,弟妹就有优先权。教育部门把数据输入电脑,一切由电脑说了算。如果不满意,得等电脑第二轮出结果。总之,教育部门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学可上。
欧洲的教育都比较宽松,学校主张学生自由发展。在一家中国超市,我与来自广州的店主聊起了教育,她说这边上学的费用很低,一年只要900块钱就全都搞掂了,比广州不知要便宜多少呢!但学校要求很松,娃仔学不学和做不做作业,老师是不管的。
我很认真地观察了根特的学校,发现他们的教育很有特点。在一所幼儿园,我从头至尾观摩了一节课外活动,感觉老师很负责任,她们不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活动中,她们也是学生,违反规则,就接受同学们的批评、责罚。我也看了某小学在公园里上的一节体育课,30多个孩子,由两名老师带着,每开始一项运动,老师都先做示范,然后耐心指导。在斯图加特奔驰汽车博物馆,一拨学生手持相机、本子和笔,有模有样地采集各种数据,很认真地向工作人员询问相关问题。
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定具备科学研究的精细化素质。在欧洲,在比利时,在根特,我们所看到的,也全是科学的景致,精细、准确,而又不繁琐,商场超市、公共交通就不说了,维修老房子、更换街面的石块,规格、颜色,乃至纹路等,都要与原来的一模一样,不一样就得推翻重来。
且不要认为精细化了会失去情趣,根特人在享受生活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他们精心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教堂,尽管一些教堂早已钟声不再。石头垒砌的旧屋,在各色玫瑰的映衬下叙说着远古的故事。下午四点多,市中心街道两旁就接连摆起了餐桌椅,桌上是必置鲜花的。下了班的人们,就着玫瑰花香啜口啤酒,一天的疲劳和紧张顿时散尽。
7月20日,恰逢一年一度的根特节,那是根特人三天三夜的狂欢。通往北海的古运河上,市中心这段早早就搭好了舞台,挂起了彩灯,各种美食、酒水、点心,也都在河两岸闪亮登场。根特节的保留节目,是“套绞索游街”。装扮成囚犯的人们身穿白色长袍,脖子上套着黑白相间的绞索,由手持刀斧的公人差着在教堂、钟楼和城堡间行走。所过之处,围满了看热闹的观众。根特就这样在欢乐和轻松中,追思赢来自由和平等的昨天。
1536年,生于根特、远在西班牙执政的罗马大帝查理五世为攻下法国,进而控制整个意大利北部筹集军饷,决定向根特等低地国家征税。这一做法遭到了根特人的激烈反对,他们宣称所有税法都得以根特各行业协会自愿接受为准,否则非法。这就惹恼了查理五世,他亲率5000精兵,北征根特。奇怪的是,当查理五世过境他要攻打的法国时,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竟然亲自跑到洛什恭候大驾,并一路友好相送到巴黎。查理五世煊煊赫赫来到根特城下,根特竟也没有做出任何抵抗。
接下来就该查理五世吐槽了。他怨恨乡亲们太不给面子,一声令下把反叛份子全部关了起来。为了表示宽厚仁慈,他只处死了其中25名为首者,余下的被责令游三天街,把锐气消了。游街时,反抗组织中有身份有地位的,得着黑色长袍、赤脚;而普通市民、工人,则身穿白色衣服,脖子上套根黑白相间的绞索。
根特人不认为游街示众是耻辱,几百年来,他们自豪地宣称是“套着绞索的人”,就连根特的地名和啤酒,他们也热衷于用“Strop”(绞索)这个词来指代。对暴政的反抗和对公平正义的自信,作为一种精神特质,早已深入到了根特人的骨髓里。
夜幕降临,市中心运河两岸,挤满了欢乐的人们。玫瑰花盛开的河畔,酒肆成行,少男少女在这里欢歌、跳跃、谈情说爱。偶尔飘过一两声萨克斯、长号,令人不知今夕何夕、天上人间。教堂广场那边,则是别一番天地,摩肩接踵的人流、出其不意的杂耍、五光十色的买卖……原来,许多街衢的喧嚣,在节日里,都集中到根特河边来了。
一日看尽长安花
到根特的第四天,儿子也开始了他的休假。7月7日早上,我们乘坐火车直达布鲁塞尔机场,8点35分,准时登上了飞往德国汉堡的航班。一个多小时后,飞机在汉堡机场平安降落。
和根特一样,汉堡这座德国第二大城市,大街小巷也都开满了鲜花。不一样的是,汉堡随处可见玻璃和钢筋建筑,这些二战后建设的现代建筑,与同盟军飞机大轰炸中幸存下来的老别墅、教堂交相辉映,诉说着一个真理:人道即天道,作恶必遭天谴。今日汉堡,不仅是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中心,也是德国北部的经济和文化大都市。城内运河密如蛛网,桥梁一座连着一座,汉堡因此而有“世界桥城”之称。
落脚汉堡,恰逢20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召开,运河上所有桥梁两端,都驻守着全副武装的警察。天空中,两架直升飞机来回巡逻;大街上,声声警笛不时传来。彰显高度戒严氛围。而内阿尔斯特湖边的市政中心广场上,却一派安详热闹景象。湖鸥翩翩翔于水面之上,群鸽起落隐现在楼宇之间;身着节日盛装的人们,演奏着各种乐器;中小学生穿上崭新的校服,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一丝不苟地参加全市鼓号队表演。旁边观赏的家长,兴奋地为孩子们鼓掌、拍照。
汉堡港上,军舰与货轮同驻,海鸥偕白云齐飞。极目远方,一艘艘艨艟巨舰正劈波斩浪直驶过来;回望堤岸,一门门高耸塔吊在紧张有序起落抓放。繁忙的汉堡港拥有300多条国际航线,同世界上1100个大型港口保持联系,每年入港的海轮近两万艘,吞吐量6000万吨左右。
下午18时许,匆匆辞别汉堡,转机飞向瑞士第一大城市,美丽万方的苏黎世。
欧洲廉价航空发达,两次飞行加起来才30多欧元;但随之而来的不便,是托运行李得另外花钱。这对于那些每天在欧洲各国间通勤上班的“空中飞人”,倒是十分方便的。
西欧的夏天大抵如此,总得等到夜里10点天才黑定。到达苏黎世,已是下午7点多,却仍旧晌午过点的样子。流连于苏黎世湖,看湖上浩渺烟波,赏湖畔名人群雕,眼前鸥鸟翻飞,耳边弦歌回响,琼瑶仙境,莫过如此。苏黎世湖宽4公里,长约40公里,湖水晶莹如玉,令人沉醉。湖的东南端,是最壮观的一段。夏风无休止地卷起数米高的惊澜,将之恶狠狠地摔打到湖岸礁石上,击碎的巨浪再次腾空而起,散成漫天雪花。远眺彼岸,湖畔小镇如隽永的画卷,静静铺开。树林里的尖顶房子,五颜六色,密密麻麻,从水边一直延至山顶。
尽管土地金贵,苏黎世许多小屋旁都还留有爿木栅栏或铁丝围起来的菜园子,栅栏或铁丝边上,必有一两丛玫瑰,园子里的草莓、薄荷、生菜、覆盆子、西红柿,色泽鲜艳,旺盛蓬勃。
而最令我倾慕的,是那从山上奔腾而下的马利特河。重峦叠嶂中,清澈见底的泉水哗哗作响,喧闹过后,一头扑进苏黎世湖怀抱。上帝把许多的美好给了阿尔卑斯,阿尔卑斯把更多的美好给了瑞士。山上积雪,随气温渐渐升高,源源不断融化到山下来,使得瑞士处处是宝镜般的湖泊。
马利特河南面坡上,是赫赫有名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这所1854年成立的大学,以它的自由、严谨、深邃和博大,赢得了世人的惊叹和欢呼。这里先后诞生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1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大学综合排名榜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列第八。
步入穹顶式的主教学楼,我立时震慑于她的厚重和肃穆。百年建筑,威严无处不在,令人不敢造次。大楼静悄悄的,不见有人走动,却又分明处处有人在看着你。二楼过道上的明橱,摆放着糖、咖啡和杯子。显然,这是工间课余的茶歇处。对面墙上,贴满了德语海报,估计是学术活动的宣传单。
校园里,傍着古树的建筑美轮美奂,令人陶醉。小路蜿蜒曲折,林木森森。夜幕降临,校园里弦歌如丝如缕,飘飘渺渺萦在耳畔;马利特河两岸,灯火渐次亮起了起来,绰绰约约如梦幻一般。忽然想到,这歌声和灯火,不也是一朵朵盛开的花么。
一日穿越三个国家,流连两大城市,这已经不止是“一日看尽长安花”了。
阿尔卑斯山上的村庄山之秀与路之险
清晨,徜徉在苏黎世街头,头脑如水洗般明净清爽,尘思俗念一扫而空。六点钟不到,阳光就铺洒了下来,电车钢轨上,闪耀着缕缕金光。街心玫瑰园,几只早起的麻雀蹦跳着,它们勤快地从花圃里叼出枯草,然后衔起,径直飞到一座高楼的百叶窗檐子上。显然,它们在忙着筑巢呢!
昨天下午登机前缴了打火机,以致直到现在还抽不上烟,弄得浑身不自在,迎面见一老者正在小卖部前摆放水果箱,就上前边做手势边说:“Thanks!good morning!fire,fire!”老头会意了,进去拿来盒火柴。“How much?”我问。老人不解地鼓起眼睛。我又重复了一遍。老人缓缓地摇头。我干脆把几枚欧币放在掌心上任他挑。他拨拉了一下,把我手指拳起来,说了串我一点也听不懂的话,我猜想他是说算了,火柴送给你。
听我说道此事,儿子笑了:“那老头只会说德语,你那几句英语又不地道,他哪能听懂呢?他不会无缘无故送火柴给你的啰,要不他怎么划拉你手掌上的钱币呢?瑞士用的是瑞士法郎,收欧元他得去银行兑换,他不想劳神。”
原来如此。但我还是打内心感激那位勤劳善良且善解人意的老人。
儿子说上午就在老城区转转,下午去科莫湖。
苏黎世不愧为欧洲大陆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新城和老城间,有迷宫般的小道连接,马利特河北岸的老城区,遍布酒吧、咖啡屋和精品时装店。尤其令我兴奋的是此行让我知道,谜一般的《尤利西斯》,就写成于苏黎世。
下午四点多,到租车公司提取预先订好的马自达,此后的一周里,这辆车将是我们游历瑞士各地,乃至穿越意大利抵达法国里昂的好帮手。欧洲交通发达,出行便利,但除了特价航班外,欧洲的火车、地铁、公交,票价都很贵。假如有驾照,以瑞士的低油价计,还是租车划得来。
儿子持有比利时小型汽车驾驶证,欧洲各国通用。
瑞士2号高速公路是苏黎世往意大利科莫一条重要通道,全长约250公里。公路沿着湖泊、河流向前走,历苏黎世湖、梭格里湖、卢塞思湖,以及罗伊斯河、提契诺河。瑞士是个多山的国度,愈往南,山愈险,景色愈奇丽。斧劈刀削般的山尖,棱角分明,不负寸草。往下百余米,则是茂密的云杉。谷底,是低缓狭长的草坡。
我算是彻底地震慑于阿尔卑斯山下的圣哥达隧道了。尽管一路上已经穿过不少隧道,但只有这圣哥达,才让我从昏昏然中完全醒了过来。长达16.3公里的隧道,只有一条管道供双向车辆行驶,而同一方向,又只有一股车道,其间还有几处拐弯。我们知道,在光线不足视线不良的单一道路上开车,时间长了一定会出现视觉和感觉上的混乱,十分危险。穿越圣哥达这样长的隧道,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我不住叮嘱儿子开慢点、小心!
假若事先知道是这样一种交通,我会断然拒绝儿子的“自驾游”。
好不容易出了隧道,夕阳西下,云飘朵朵似伞,蝉嘶声声如歌。山谷里的风愈发凉了,我提议停车休息下。在半坡一开阔处,儿子示意我们不要出声,他摁着手机,摄手摄脚溜到路边一丛灌木旁,蹲下。仔细聆听片刻,才知道原来淘气的儿子是要录下山涧里隐约传来的牛羊铃铛声。
汽车终于驶出峡谷,再上高原。田野里,成行成列地摆放着一些碌碡样的东西,到近前才发现那是压实成圆柱状的麦秸。欧洲农村,麦秸和青草,都会晒干了,挤压成圆形,装进薄膜袋,收藏好来,作入冬后牲畜的口粮。
惊奇于眼前景色和环境,与瑞士有很大的不同。儿子说这里是科莫,我们已经到了意大利,意大利北部,在西欧属欠发达地区,物价跟瑞士比,差不多低了一半。他把车开到一家超市门前,进去买了我们日后两天的食品,有水果、面包、火腿肠、三明治、葡萄酒。欧洲白酒奇贵,一瓶低档白酒,标价20欧元。儿子本想趁此次我们来欧,要我把酒戒了,听他妈说突然戒酒,恐怕会有很多不适,这才同意我喝点红酒解馋。说实在话,一瓶红星二锅头24欧,就是给我喝我舍不得。
今晚住的还是公寓式自助旅馆。等房东送钥匙过来的当口,楼上一家人热情再三地邀我们进家坐坐。这一家四口来自约旦,旅居意大利已经十年,男主人是某厂工程师,女的在当地打零工,一对乖巧伶俐的儿女,都还念着高中。谈笑之间,女主人就端来了茶、点心和白糖,要我们无论如何也得“尝一尝”!
虽然经济赶不上瑞士,但在热情、坦诚、对人信任等上头,意大利是一点也不输与瑞士的。房东来了,她不住地埋怨自己记性差,忘了按约定的方式存放钥匙,给我们带来不便。然后一再吩咐,屋里的糖、面包、奶酪、水果等,尽管享用好了。这样一说,我们反倒局促不安起来。
入夜,坐在阳台的躺椅上眺望远方稀疏的灯火,禁不住感慨万千。才两天时间,便经由三个国家进入到了第四国。比利时、德国、瑞士、意大利,山川不一,风情各异。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湖光山色皆秀,人民幸福安康,淡泊宁静之中,蕴藉着永不停歇的奋发进取。
美丽迷人的瑞士乡村最是迷人少女峰
平野里的湖光山色,大体也就这样了。那么,高山上的呢?阿尔卑斯山是山山有河,崖崖见瀑,处处亮湖。我们要去的小镇因特拉肯,像根扁担,挑着两个湖,东头是布里恩茨,西边是图恩。拉丁文里的因特拉肯,原本就是“两湖之间”的意思。
欲登阿尔卑斯山脉少女峰,因特拉肯是必经之所。从科莫到因特拉肯,得从2号高速公路原线返回,再次穿越圣哥达隧道后右拐下17号盘山公路西行。如此一来,我们得重走昨天差不多一半的路程。在科莫待一个晚上搭一个上午,也就是为了多观赏一个欧洲国家的风光,这点收获,与两度穿越圣哥达隧道比,显然极不合算。
拐下17号普通公路,停车休息。蓦然,前方树丛中一块石碑引起我了的注意,走过去细看,石碑上端嵌有张军官照片,其下镌两段德文。儿子扫了一眼,说:“这人是当年修那个铁路隧道的指挥官。”抬头看,山壁上果然有个火车隧道。原来,圣哥达最早的隧道,只通火车,长15公里,1872年建,1882年通车,这在当时,也是世界第一。
午后的因特拉肯昏昏欲睡,低缓的草甸,高耸的云杉,形式各异的尖顶小木屋,以及挂在小木屋窗外的花篮,慵懒地沐浴着午后淡淡的阳光。因特拉肯,仿佛一个睡美人。
但跟着,这里的乡村公路就让我心怯胆憷了。我惊诧于驾车机会不多的儿子何来如此娴熟技术,最后结论,是苗族基因使然。但大苗山的公路再险,也险不过这里啊!我们要去的家庭旅馆,在因特拉肯一座山头,那是个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村庄。车子驶过湖堤,在布里恩茨湖的注目下持续攀升。柏油路只容一辆车通过,隔百来米,就有个掘进山体的会车点。汽车向上、拐弯,拐弯、向上,遇到会车,受让的一方必在方向盘上抬手致谢。
不说开车,就是坐在车上也紧张得要命。天黑定时,终于上到山头小村寨。已先入住旅馆的两对印度年轻夫妇正在厨房里弄饭,我们的晚餐就只得等了。我仔细打量旅馆,发现这木楼前面接实地,后面悬空,悬空的底层贮存杂物,和我们苗家的吊脚楼异曲同工。过道板壁上,挂着几帧小镜框阿尔卑斯山风光照,会客厅一侧,有两个装满图书的立柜。
住这,是为了明天有足够的时间登上少女峰。
早晨,踱步楼下,重重迷雾中,隐约可见绵延的山峰、冰川。山谷里,云团在奔突、滚涌、飘逸。被云雾笼罩的村庄,湿漉漉的青翠。
九点半,云雾渐渐散去,驱车下山,才看清这路的一面是草坡,另一面是长满云杉的峭壁。公路贴着山体转,稍有不慎,车子就会飞出路面。好不容易下到湖边,正暗自庆幸,儿子却说晚上还得回山上住。哎哟,我的老天!
瑞士对环境实行严格的保护,少女峰的起登点德尔格,是禁止汽车开进去的,得换乘火车。瑞士环境保护由来已久,已成常态。季羡林在其回忆录《留德十年》中特别提到,1945年10月,留学并因二战爆发滞留德国十年后,他终于可以假道瑞士回国,上了火车,一边欣赏窗外美景,一边想找个不太洁净有点垃圾的地方把从德国带来、“再无用武之地”的黑面包扔掉,结果从德瑞边境一直到瑞士首都伯尔尼,“竟没有找到哪怕是一片有点垃圾有点纸片的地方”,最后,他只得攥着那黑面包下了火车。
我从小生活在大苗山,山早已爬得够多了,登不登少女峰无所谓。儿子说那可不一样,少女峰是阿尔卑斯众山中的皇后,来瑞士,不登少女峰还有什么意思?2014年8月,当时还在国内读硕士的儿子应邀到日内瓦参加一个学术活动,曾爬上过阿尔卑斯山的一段,远眺过少女峰。接着他留学西欧,对此地风物风光必当多有渗悟,既然他这样说了,那就登吧!果不其然,缆车上俯瞰少女峰山川地貌、森林植被,房舍牛羊,那是怎样一个了得?过了绿油油的草皮,便是茂密的针叶林、直立的断崖、断崖边上横出的苍劲枝柯、黑幽幽深不见底的峡谷……总之,登少女峰让你感受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你所有历经的世界。
终点是个平坝,这里离主峰,还有一段很长的羊肠小路。就这样的路,竟还有自行车不时掠过。
哦,生命无处不在,极度顽强。海拔三千米处,三峰环两湖,嶙沙砾石漫山遍野。是何等样的雷电、风暴、狂雪,才能将这面峰峦年复一年劈削成满世界的飞沙走石呢?我蹲下身去,惊叹于这曾狂飙疾走的碎石间,竟窜出丝丝缕缕貌似干枯实则活着的小草,它的叶子短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就是它们,拼力将那比小米还细的金黄色花朵撑了起来,笑看眼前的冰天雪地,这又是怎样一种神力啊!就这么一星半点草,竟还有土拨鼠光顾,它们耐心地拨拉出一个个浅洞,啃噬地下的草茎。
山口两端,冰川雪峰遥遥相对。3个斜面都覆压着白雪的少女峰冲破迷雾,倒映到山口下的湖面上来。早已守候在这里的影友们,不失时机地按下了相机的快门。
哪有什么风满楼呢,山雨说来就来了,原定的徒步下山只得改乘齿轮轨道火车。这观光齿轮火车,在少女峰上已经运行了一百多年。瑞士就是这么得意,尽管是世界上山最多的国家,却处处走在世界的前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少女峰之行即将结束时,瑞士又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激动。火车临近终点,列车员在用英语、德语、日语报站后,紧接着是纯正的中国普通话:“本次列车已抵达终点,请收拾好您的随身物品,准备下车,欢迎各位朋友下次再来!”
啊,神奇如许的少女峰,谁不期盼能再来亲近你呢?
与苗楼相似的因特拉肯乡村小木屋飞鸟都不过的格里姆瑟尔山口
就要离开因特拉肯这小山寨了,真有点不舍。住了两个晚上,我们跟房东彼特大叔也算有了交情。六十开外的彼特大叔是个乐天派,高个,留一部马克思式的大胡子,会说英语,我儿子和他交谈,没有任何障碍。每次见我们,总是他先热情打招呼。彼特大叔在村东头还有座木楼,他在那开了个小卖部,大门的玻璃上贴着告示,写明他的上下班时间。那是严格按照瑞士政府的规定来的。
很奇怪,两天来竟没见多少村民走动,年轻人和小孩更是难得碰上一面。走遍全寨,也不见有学校。寨子前后除了草场,便是满山的云杉了。木楼前菜园和梨树,是有的,这和我们苗寨,倒挺相像。
把几个问题交给儿子,让他从彼特大叔那里讨答案。听儿子如此这般说,彼特大叔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说,村里现在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就是养牛、种草、造林,少部分进厂打工,大部分搞旅游;村里人都搬到两湖边上的镇子里去了,村里的房子,就留着开旅馆;当然,也有住不惯城里的老人留在村里,没有事,这些老人是不出门的;村里原来是有学校的,但孩子们都到镇上去念书,学校就撤了;尽管人们向往城市,却都不忘老家,打工发了财,就回来建新房子,村西头那几栋新楼,就是发了财的村民回来搞的。哎呀,这跟我们苗山,不也一样么?
彼特大叔说,他们对子女没有什么特别的期许,读书上学随其所好。当然了,子女也不能对父母有过高的要求。他有一儿一女,儿子读职校,毕业了去当厨师;女儿在神哲学院学习,以后就当修女。彼特大叔笑呵呵说,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好了。然后很高兴地与我们一家三口合影留念。
车窗外,彼特大叔一再交代前面的路该怎么走,路上要注意什么。儿子说都记住了,非常感谢。汽车缓缓行走,彼特大叔神色落寞地举起手,挥动、挥动……
布里恩茨湖堤上,车子左转,驶入因特拉肯市中心。宽阔的草坪上空,无数的滑翔伞在飞翔。滑翔者在天上侧转、翻滚,十分惊恐。然而,接下来我们的旅程,比这还要惊恐。
日内瓦和巴黎,魂萦梦绕的地方,来瑞士不到日内瓦,等于白来。但若知道去日内瓦要走“魔鬼路”翻越格里姆瑟尔山口,那我宁可舍弃日内瓦。
格里姆瑟尔山口公路全程37公里,沿途俱是陡峭的花岗岩地貌,海拔最高点2165米。据说,进入冬季,格里姆瑟尔山口公路就得关闭。这是一个连飞鸟都不愿过的山口,之字形公路循回往复,盘旋上升,车上回望来路,那路就像条被打断成数节的蛇。开始,每一次转弯,总会遇到呼啸而来的车辆,渐渐地就没有来车了。公路一面是巉岩,一面是断崖。技术好,操作谨慎,不会出问题,但难保巉岩这面不会有滚石落下来?虽说是双向两车道,但不少路段根本无法正常会车。公路对过的山谷,也是群山连绵不绝,薄暮冥冥中,堆积在黝黑山体上的白雪反射着幽幽的光,如同鬼影般瘆人。倘使有一两块冰片飞落到路面上,那还得了!汽车以不到20公里的时速攀升,引擎的轰鸣已经显得极不耐烦。
好不容易捱过一个多钟头,汽车终于爬到山口。见天光辉映下的一面湖,儿子兴奋得高喊了起来。又见山口前方几道冰川,更是喜不自胜,连喊“照相”,竟跳到路边一块巨石上做起姿势来。
我说趁天还没黑定赶紧走吧,这路不知道还有多远呢!话还没说完雨就飘了下来,下山的路更难走了,我明显感觉到车轮好几次打滑,反复提醒儿子注意。好在瑞士的山区公路尽管陡峭狭窄,但路面十分平整。瑞士对公路路面的要求极严,哪怕只有几厘米外倾,都要垫石头或搭桥,使它平齐起来。
转了个弯,又有一面湖水反照天色。儿子说这湖和刚才那湖连通。我说这么高的山上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湖,一定是水库。果然,转过山腰,就见一巨坝巍然矗立于两山之间。坝两端山岭上,耸立着架接高压线的铁搭,这当然就是水电站了。
终于下到山底。路两旁,森林黑魆魆地茂盛着。细雨淅沥中,竟还有一两声鸟啼。汽车疾行在平坦的公路上,偶尔闪过的村庄,灯火如豆,昏然欲睡。再看看紧握方向盘的儿子,正目光炯炯,精神得很。原来这是个敢于挑战极限的人,不会放过任何机会,也从不认输,从硕士到博士;从北京到比利时,一路走来,总有惊喜。我无意间说想去日内瓦看看,他便雨夜驱车踏上“魔鬼路”,翻越格里姆瑟尔山口。儿子的坚毅执着,于我的优柔寡断,是一种反教!
穿越艰难险阻,日内瓦,美丽与和平同在的地方,很快就要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你好,日内瓦
进入日内瓦前,先到蒙特勒近旁的西庸城堡。西庸城堡位于美丽的日内瓦湖畔,城堡脚下,湖水轻轻荡漾,城堡就好像是飘浮在湖面上一样。古堡栏杆、房舍、高塔,全部由花岗岩片石垒砌而成,石块间看不见一抹泥浆,工艺高超,委实奇妙。古堡墙上的石头,尽管不少已风化腐蚀,但城堡所透出的坚固和美丽,依然如故。
公元12至15世纪,西庸是意大利王族萨伏依家族的领地,萨伏依在这弹丸之地上建起城堡,以为他们夏天避暑的行宫。16世纪,伯尔尼人攻城掠地占领了西庸城堡,把它改造为军火库和监狱。诗人拜伦著名的长诗《西庸的囚徒》,让古堡一夜间扬名立万。因仰慕古堡的传奇和秀丽,世界级文学大师卢梭、雨果、大仲马等人,也曾在此留下了足迹。
漫步在西庸城堡主塔前草坪上,感叹时光的停滞与流驶。一群中学生来了,他们在主塔入口处列队,进古堡参观。
当我们感叹年轻人不注重文化传统,斥责他们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时候,我们能否反思一下自己的责任?神州境内,大城小镇,见证历史的自然景观、建筑物等,在我们手上基本都拆得差不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了直观实景的潜移默化,单凭那纸上的方块字,民族文化又怎样承传得完好呢?
汽车在环日内瓦湖高速公路上奔驰,途经洛桑,停车参观了奥林匹克博物馆、圣母大教堂和圣佛朗索广场。依山而建、面向日内瓦湖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厚重典雅,游人如织。战场上的搏杀,演变成绿茵场上的竞技,是人类数千年来从血泊中汲取教训赢得的最伟大的进步。我之所以景仰日内瓦,就因为她是人类和平的策源地。
当日内瓦湖上那冲天大喷泉出现在我眼前时,你可以想见我的激动。阳光下,巨大的水柱从湖面腾空而起,回落时散成半幅扇形水帘,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眩光在上头跳动,寓意天、地、人、水,游鱼、龟鳖、走兽、飞禽……的和谐相处。自古以来,日内瓦湖以她的美丽征服了无数的文学大师。拜伦赞美说这是一面晶莹的镜子,“有着沉思所需要的养料和空气”;詹姆斯推崇她是“出奇的蓝色的湖”;巴尔扎克语出惊人,直言日内瓦湖是“爱情的同义词”。
在我看来,日内瓦湖更是文明与和平的摇篮。这里不仅诞生过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联盟”,更孕育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必然要大书特书的《日内瓦公约》,这个旨在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国际公约,从缔结之年的1864年至1949年,85年间不断修订、扩充,从一个公约派生出多个公约。这一系列公约,是国际主义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战争和冲突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的权威法律文件。我国于1956年加入此公约,成为全球187个《公约》缔约国之一。
徜徉在联合国欧洲总部大广场,回望会议大楼前四列不锈钢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世界各国国旗,思绪万千,其中那面五星红旗,更是令我心潮澎湃。六月中旬以来,印军与我军在朗洞地区持续对峙,我方坚守正义立场,保持高度克制,力求和平解决问题。倘若战端一开,那么最终不分彼此,都将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广场上,一只高达12米的断腿靠椅直面总部大楼,我猜想它的意义,是在于告诫人们远离战争。果然,儿子说日内瓦艺术家丹尼尔•伯塞特设计的这把大椅子,就是为了敦促世界各国早日签署“地雷议定书”,以减少地雷对无辜平民的伤害。
日内瓦湖畔这面矮坡上,除了联合国欧洲总部万国宫,国际红十字会总部、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也都会聚于此。在这里,各国智慧合力,推出维护世界和平系列决策。于是,湛蓝湖面,轻翔起一群群美丽逗人的鸽子;绿荫小道,摇曳着一簇簇青翠欲滴的橄榄枝。日内瓦啊,世界和平之都。
傍晚,我们进入法国里昂。时值7月14日,法国国庆,里昂大街小巷,溢满了节日喜庆的色彩。涌向街头的人们,演绎出极度的繁华和热闹。隆重的音乐会,在古罗马露天剧院遗址出演。遗址后头山坡上,挤满了买不到票而来听演唱的人们。上山的各个路口,都有警察值守,警惕隐患、确保安全的同时,也给众人提供各种指导、帮助。忽然,面朝剧院遗址坐着的人们全都站了起来,齐刷刷仰视身后天空。惊诧之际,礼炮突响,接着是腾空而起的焰火烟花。里昂的夜空,瞬间变成一片璀璨的海洋。
回望历史,法国这个国家也真可怜,拿破仑时代能踏平德国,横扫欧洲。进入普鲁士时期,德国开始报复了,从1870年到1940年,短短60年间,德意志的铁蹄三次践入法兰西这片浪漫的土地。特别是1940年6月3日的纳粹闪电战,使得法国一夜之间国不再国。
既往矣。德国总理一跪之后,法德和解,联手组建欧盟,促进欧洲一体化。从此,世界也由单极变成了多极,由国国之间相互防备变成了互利协作。人类渴盼的世界稳定、自由和美好,正一步步朝着我们走来。
再见,巴黎!再见,欧洲
巴黎,是我们西欧之行的最后一站。
根特到巴黎300多公里,坐大巴约需3个半小时。7月23日早上8点,我们准时坐上开往巴黎的直达快巴。
西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交通的发达。无论在哪个国家,哪座城市,也无论选择搭乘何种交通工具,都不必担忧没有座位。不管地铁、公交,还是火车站,都没有人工售票点和检票口,就更不用说安检了。机票、车票可以上网购买、打印,也可以在售票机上投币取票。
我到巴黎,是要参拜雨果和巴尔扎克的故居。
雨果故居博物馆位于巴黎中心孚日广场6号,从1832年到1848年,雨果在这6号楼二楼上生活了16年,他在这里雕琢出震惊世界的《巴黎圣母院》。而他的另一部巨著《悲惨世界》,绝大部分也是在这里创作的。
浪漫主义大师雨果在巴黎过的是一种优渥的生活,他精于设计,懂得装饰,舍得花钱,着意让他并不宽敞的家舒适好看起来。雨果天然地亲近中国,屋里的实木家具,无声地叙述着中国明清时期的雍容典雅;桌上的中国瓷器,是烈焰舔灼后可传千年万载的静美。
法国人民酣畅淋漓地把自己对雨果的挚爱表现了出来,雨果一生中三个重要时期的基本活动,在故居博物馆都得到了展示。而这三个时期,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人道主义精神,这也是雨果为人生、为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雨果的灵柩,因此而进入了巴黎先贤祠。
从雨果故居再往前,不多远便是巴黎圣母院。教堂广场上,呈U形排起两列队伍,绵延千余米。因岁月剥蚀,加之法国大革命你攻我打,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问世时,巴黎圣母院已是百孔千疮。雨果在小说中对教堂充满诗意的描绘,引发了巨大反响,民众纷纷要求立即修复这座心中的圣院,政府当局顺应民意,很快就安排好了修葺。一部作品,能唤醒民众,施压政府,促成一大盛事,堪称伟哉!
外面的世界,是要亲眼看了才能深刻体会得到的,没有亲临,你很难想象那实景是个什么样子。十数年前,塞纳河有个名叫方芳的女儿去到我的家乡大苗山,然后自愿留了下来,为资助苗山穷孩子上学读书极尽奔波劳碌,我于是在长篇通讯《变化》里写她时也写到了这条河。今天,我亲临这条巴黎的母亲河,满怀忧伤。《变化》发表十三年后,我能与塞纳河对话,而她那踏上高高苗岭的女儿,却永远也回不来了!
作者在塞纳河畔回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中国一个远游的学子来到巴黎,他先习法语,半年后考上巴黎大学文学艺术系,后来学贯中西成了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傅雷先生。在巴黎大学,我忽发怀古之心,揣测傅雷曾轻抚过教学楼的哪段栏杆;哪片阶石,曾经受过傅雷优雅的皮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河清海晏时,傅、方二位,可否于天国作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次日起了个大早,计划先到卢森堡公园溜一圈,然后再到巴尔扎克故居。卢森堡公园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至爱,他第一次到巴黎,就沉醉于这公园了。彼时,海明威是以加拿大《多伦多星报》驻法国记者身份带着新婚妻子来度蜜月的。巴黎之行,促成了海明威从记者向作家的转变。重返巴黎时,已为人父的海明威辞了记者职务,生活无着,穷困潦倒,他在《流动的盛宴》里这样说:“当你放弃了记者的工作,当你写了一些没人看的故事,当你饿着肚子、还要骗家里人说是跟朋友一起吃饭,这个时候,最理想的去处就是卢森堡公园了。因为在观象台广场和付吉拉尔街之间的路上,既看不到也闻不到食物的味道。”可是,看不到闻不到食物的味道就不饿了吗?不可能!饿极了的海明威也会乱出手,他坦承有次趁人少偷捉了公园里一只鸽子,藏进儿子婴儿车带回,做当晚一家人的美宴。光环和喧哗的背后,文人落魄时的眼泪,有谁能够理会得到?
在巴尔扎克故居,我深切感受到了巴黎人的韧劲,那就是一个“扎”字。短短51年的生命旅程中,巴尔扎克这位“现代小说之父”,一鼓作气创作出了91部长篇小说,塑造了2472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是何等扎实的功夫啊!巴尔扎克的作品,合称为《人间喜剧》,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
我极力推崇中国的现实主义创作成果,事实上,以兰陵笑笑生为代表的东方批判现实主义,要比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西方早了200年。但最终,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无论作品的数量,还是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都难以比肩西方,这同样是事实。东西方的批判现实主义,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一例是鄙薄的,这种鄙薄,使他们的作品赢得了大众,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但今天,究竟还有多少人读他们的作品?随着城市扩张,巴尔扎克故居原本的三楼变成了一楼,且门外芳草萋萋,几无人踪。反之,埃菲尔铁塔、卢森堡公园、香舍丽榭大街购物广场,却摩肩接踵,人流如织。作家们批判过的那一切,今天复又堂而皇之成了世人的追捧,这样看来,强调读名著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
但匆匆行程中,我依然为欧洲各地书店、报刊亭,以及买书和读书人之多所折服。即使圣心堂所在的巴黎最高点蒙马特,也开有好几家书店。熙熙嚷嚷的威利特广场,花簇锦团中总可以看到沉醉于书本的影子。
浪漫的法国人常出惊人之举,走在爱丽舍宫对面的人行道上,突遇一群人凭栏驻足,全神贯注于总统府大门,那情景和我们这里放学时家长在校门口外等接小孩一个样。据说,浪漫总统小马哥晚些时候将出来接见市民。总统府前来回走动的警察笑眯眯的,很和蔼,就差没跟守候者攀谈了。过了一刻钟,还没见马克龙的影子,只好离开。
再见了,巴黎!再见了,欧洲!在手绘的西欧地图上,我将本次欧洲之旅所到过的城市作了连线,瑞、意、法三国的自驾游,是个近似于的等腰三角形;搭乘航班、大巴和火车穿行比、德、瑞、荷、法五国,是个直线交叉的“8”字和一个字母T。旅欧期间,处处感觉到热情、宽厚、和善,很多时候,我忘了自己身在他乡,忘了所遇的尽是洋人,直觉他们就是邻居大叔大妈、兄弟姐妹。啊,人的和谐友爱,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作者:韦晓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