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深度改变>,“当你产生自控、矛盾、纠结的时候,可以停下来,想想当时在想什么,思考一下自己最深层的意图是什么。”让我领悟到,我们做每件事都是有价值驱使的!
一个人总是用"你要听话"、“我这么苦都是为了你”、“你要好好读书,为我争口气”……虽然不乏鼓励,但长年累月下来,却控制了身边的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把他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工具,对他人而言又是多么可悲,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选择呀!
被这种方式控制的人又是有着怎样的价值观呢?不让我重视的人失望,要努力去满足对方的要求,甚至牺牲自己。我自己有需求吗?我的需求就是满足别人!于是就造成了没有自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更不会去为自己的人生做规划,如果遇到对的人、真心为自己着想的人还好,在成全他人的同时顺带也成全自己,但一旦遇到一个自私的人呢?
再说点破这种关系的人呢,又是怎样的心态?追求公平、每个人不应该去控制别人;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要为了自己而活。他可能对第一种人带着很强的愤怒,对第二种人带着很深的同情。
回到开头,每个人做事都帮着自己背后的价值观的:一种是目标感非常强、当他自己没有能力去直接达成时,就设法去控制他人、利用他人达成自己的目标;一种是奉献自己、倾尽努力去满足那个重要他人,一旦外在的目标不存在,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第三种是追求公平、独立,愿为他人发声,并试图去唤醒那个内心沉睡的人。
但是,真正唤醒一个人很难,要用正确的方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而不是告诉他你的思考甚至带着指责,因为你巴拉巴拉的讲出自己的评价看法时,仍是站在自己的需求角度、满足自己的价值,并不是真正为对方着想。
网友评论